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探究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直肠癌,下肢深静脉血栓
  • 发布时间:2015-09-22 11:46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66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干预组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两周后比较两组的股深静脉血流均时平均流速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两周后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的股深静脉血流均时平均流速分别为(8.11±1.27)(10.97±0.36),干预组治疗效果效果显效及有效的频数和百分比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直肠癌患者的股深静脉血流均时平均流速,改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直肠癌;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8-0048-01

  近几年,随着环境的恶化及人类生活方式的演变,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上升之态。我国癌情告急,据不完全统计,直肠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是消化科收治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1],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为直肠癌患者进行手术时多采取截石位,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血管内的异常凝结,是直肠癌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下肢疼痛、残疾,严重者可致肺栓塞,威胁生命[2]。所以很有必要对直肠癌患者进行预防性、专业的护理照顾,本研究通过对66例直肠癌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拟探究其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取样法,于2013年10月2015年10年期间,选取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66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7例,女19例;年龄46~69岁,平均(62.1±2.8)岁;术式:Dixon手术43例,Milesl13例,均采取截石位进行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统计显示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干预组患者除实施常规护理外还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1,3]。①气压治疗法:下肢从足底向大腿根部间断性向心加压,充气施加压力为10千帕左右,每次加压10秒,每天治疗两次,每次三十分钟。②提高认识:手术后让患者自行离床活动,尽量不使用药物辅助止血,术后患者往往产生心理抑郁,压力过大等不良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关心,介绍同类疾病治愈的病例,使患者配合治疗,正确认识疾病。③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密切关注病情,观察有无突然烦躁、胸痛等的静脉栓塞症状,如有不良状况,立即协助医生进行抢救;正确指导病人做相关辅助治疗手段,如深呼吸、有效咳嗽;为避免脱落的血栓发生阻塞,嘱咐患者不能对患肢施加压力;保持良好的床位卫生,对患者定人翻身,避免产生褥疮。

  1.3 评价指标

  ①在手术之前、手术后1小时及干预后2个周测量股深静脉血流速度;②治疗效果采用显效、有效、无效三级分度,患者下肢疼痛感觉、肿胀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可判定为显效;若下肢仍有痛觉,腓肠肌实验阴性,体温正常判定为有效;若患者下肢仍疼痛,症状和体征未减轻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作为统计学软件,深静脉血流速度系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效果系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描述,两组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流速度的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见表2)

  3 讨论

  随着直肠癌发病率的不断攀升,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也成为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研究表明,由于癌细胞在体内产生的具有高凝状态的产物激活了凝血系统,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术前禁饮食、术中手术操作对血管的影响、术中术后止血药物的应用、术后活动量的减少等诸多原因均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直肠癌多伴有肥胖、高龄、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而这些疾病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4]。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若不及时治疗可致患者残疾,甚至可会并发肺栓塞,威胁患者的生命。

  所以,术后早期积极预防可以有效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术后教会病人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尽早协助患者床上关节活动,并结合进行肌肉按摩,及时给患者翻身,尽可能早的下床活动,这些护理措施的实施均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降低血小板在血管内的聚集,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本研究表明,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股深静脉血流均时平均流速,改善治疗效果,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实施。

  参考文献

  [1]姚亚春.早期活动对直肠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2,(06):27-29.

  [2]王思暖,于红波.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4):364-365.

  [3]穆艳杰,王冬梅,周新叡.直肠癌术后38例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5):1133.

  [4]李文美.气压治疗预防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3,33(8):49-51.

  何艳丽 黄仕芸 熊瑜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