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中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的运用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中药制剂,中药材
  • 发布时间:2015-09-22 12:58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药制剂中采用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的使用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中药材三七、川贝母和西洋参各1000g,将其平均分成两份,对照组进行常规粉碎技术,观察组实施细胞级粉碎技术,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粒度的差异,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三七、川贝母和西洋参的粒度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药制剂中采取中药细胞级粉碎技术能够将中药材的粒度减小,对于有效成分的吸收以及溶出非常有利,特别是针对贵重药材的粉碎意义非常重大。

  【关键词】:中药制剂;中药细胞级粉碎;使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8-0104-01

  中药材属于天然药材,其中包括矿物、植物以及动物,将中药制剂中的中药材实施粉碎能够帮助有效成分的溶出,粉体细度属于一类检测方法,能够对生物细胞破壁程度进行间接的反应[1]。细胞破壁率达到95%的中药属于细胞级微粉中药,此类药物的质量以及生物利用率相对比较高,使中药材资源的消耗以及浪费降低,为企业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意义十分重大,特别是珍贵药材的粉碎,需要将其细胞壁进行最大化的破坏,使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以及溶出提高[2]。本文选取中药材三七、川贝母和西洋参各1000g,将其平均分成两份,对照组进行常规粉碎技术,观察组实施细胞级粉碎技术,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粒度的差异,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中药材三七、川贝母和西洋参各1000g,全部符合药典有关规定,使用仪器为:恒温干燥箱、静音研磨粉碎机和激光粒度分布仪。

  1.2 方法

  将所选中药材平均分为两份,对照组三七500g、川贝母500g、西洋参500g,将每种药材再次分为10份,每份50g,通过万能打粉机实施常规粉碎技术。观察组三七500g、川贝母500g、西洋参500g,将每种药材再次分为10份,每份50g,通过静音研磨粉碎机实施细胞级粉碎技术。

  1.3 观察指标

  两组中药材实施粉碎之后,取样品加入无水乙醇进行分散,通过激光粒度分布仪对其粒径实施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其中将P<0.05看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三种中药材的粒度较小(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值见表1。

  3 讨论

  对中药复方制剂进行制备的过程中,一些中药材不可以进行干燥、煎煮、制粒、浓缩等方式,需要进行粉碎之后通过粉末的形式入药,川贝母、人参、三七、沉香等珍贵药材一般需要将其粉碎之后入药。中药材粉末的均匀度以及粒度对其质量的影响非常大,需要对中药制剂的主要工艺环节实施探讨分析[3]。中药细胞级粉碎技术指的是通过机械以及流体动力原理使中药材进行粉碎达到微米级或者是纳米级,在此过程中需要将中药材细胞的结构给予打破,将其有效成分得以释放,一般中药材的细胞破壁率越高,其有效成分的溶出越容易,所以对于中药药剂学中将中药材进行粉碎属于最重要的环节之一[4]。中药材粉碎技术按照粉碎之后的粒径将其分为:普通粉碎、微粉碎以及超粉碎,以往的常规粉碎工艺的效果比较差,粒度不够平均,经常需要进行再次粉碎和过筛,容易在过程中出现高温,将中药材的一些理化性质进行改变,为粉碎带去了难题。

  细胞级超微粉碎技术能够一次完成,不需要再次粉碎或者是过筛就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粉碎之后的中药材颗粒均匀,质量相对比较高,在进行粉碎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冷却状态,使中药材中的原有性质得到保护[5]。在实施制剂的过程中,中药材的粒径越小,表面积就越高,最终溶出的有效成分速度越快,以往的常规粉碎方式,中药材的粒径比较大,有效成分的溶出相对比较慢,使中药资源出现浪费现象。通过中药细胞级粉碎技术之后,中药材的生物利用率相对比较高,通过低剂量的投料获得高剂量的有效成分溶出,大大降低了中药资源的浪费。现在比较常见的中药材粉碎机器有:带筛转子粉碎机、振动磨以及球磨机等,本文采用静音研磨粉碎机,对中药材经过高速震动使其得到碰撞、研磨、冲击、剪切和断裂,具有效率相对比较高、粒度更细以及适用范围比较广泛的特点[6]。

  综上所述,为中药制剂实施中药细胞级粉碎技术,能够将中药材的粒度有效的减少,促进有效成分的吸收以及溶出,特别是珍贵药材的粉碎,意义非常重大。

  参考文献

  [1]李跃辉,杨永华,刘璇,等.生脉超微颗粒与期散剂中五味子醇甲药代动力学的对比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0(10):588-590.

  [2]唐利文,刘正刚,蔡光先.止嗽散超微速溶颗粒治疗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气性发作期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25(03):31-33.

  [3]薛焰,郭立玮,袁红宇,等.药理效应法测定超细粉马钱子和普通粉马钱子的药动学参数[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12,18(02):94-95.

  [4]陈绪龙,赵国巍,廖正根,等.当归超微粉体和普通粉体的粉体学性质比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6(18):1.

  [5]司南,杨健,边宝林.不同粒度麻杏石甘汤配方药材超微粉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溶出速率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2014,31(11):884-886.

  [6]侯集瑞,张慧珍,陈芳,等.西洋参超微粉对小鼠耐缺氧和抗疲劳作用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3,28(04):419-420,425.

  周志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