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急诊护理,心肌梗死
  • 发布时间:2015-09-22 09:45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5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实施抢救,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进行抢救,观察和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时间以及进-出急诊室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病死率以及进-出急诊室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病死率以及进-出急诊室时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实施抢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抢救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8-0033-01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上急诊科的多见病,其临床特点为病情危急严重、病死率高,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是至关重要的【1】。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实施抢救,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为42至80岁,平均年龄为(61.78±6.8)岁;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43至79岁,平均年龄为(61.44±6.4)岁。分析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进行抢救,实验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实施抢救,具体护理措施如下:..由护理科室的负责人根据科内专家的意见成立急救护理路径小组,并结合专家意见、医院实际情况以及查找相关资料制订急救护理路径的具体方案,可以使用等级责任制模式,实行三班倒制度,确保24h内均有护理人员在岗。..由本院的急诊科和心脏科的专家对护理人员进行急诊护理路径知识的相关教育和培训,主要包括急诊护理路径的实施内容、急救技能等,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诊护理路径的具体内容。..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立即对其进行急诊分诊,并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立即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将患者推入抢救室并立即通知相关科室医生进行抢救。④护理人员对患者做初步病情评估后,应在1至2分钟内定时给患者供氧(每分钟2至5升),3分钟内监测患者的血压血氧,5分钟内建立静脉通道,10分钟内对患者实施心电图监测以及收集患者的血液标本等,并遵循医嘱给予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若症状仍未缓解,应立即采取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并同时给予患者吗啡进行镇痛。⑤由于患者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安、紧张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⑥在抢救途中护理人员应通知介入室做好准备,并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若患者发生休克、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等现象,应立即报告给医生并及时作出处理,此外,护理人员和医生在40分钟左右要将患者送入介入室,在此期间患者必须实施心电和吸氧监护。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时间以及进-出急诊室时间。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运用卡方检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T检验,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时间以及进-出急诊室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病死率以及进-出急诊室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病死率以及进-出急诊室时间,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患者的心肌长期处于严重缺血状态而导致部分心肌发生坏死,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此病发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极高,若不及时实施护理和抢救,易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对该类患者实施紧急护理和抢救是极其重要的【2】。

  急救护理路径是指由院内相关科室根据某种疾病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一套有效的、可行的应急护理抢救程序,是一种综合的、全面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不仅减少了挂号、缴费所浪费的时间,同时为护理人员全面、准确了解患者病情提供了充足时间,有效避免了护理差错,明显减少了患者的抢救和检查时间,增加了患者存活的机率。此外,该种护理模式更加体现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能够有计划性、有针对性以及有预见性地对患者进行护理,不再一味的听从以及执行医嘱,增加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自律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3】。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实施抢救,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病死率以及进-出急诊室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云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17-18.

  [2]韩彦辉,王素梅,李海霞等.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3):25-26.

  [3]唐蓉.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60-2062.

  胡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