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器械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外来器械管理,临床医学
  • 发布时间:2015-09-22 13:07

  【摘要】目的:探讨外来器械管理中存在难点及采取的对策。方法:分析外来器械管理的难点问题有:①外来医疗器械送达医院的时间太随意,器械商流动性大,运送路途遥远。②择日手术前一天所器械与第二天手术所需器械不相符。③医院通知器械商不及时,急诊手术没有明确的界定,没有预留一定时间给CSSD规范完成处理流程。④清洗、包装及监测不规范⑤使用后器械处理不规范。结果:对外来器械进行规范化的清洗、包装和灭菌,使外来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合格,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手术器械使用满意度。①完善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建立植入物及租借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制度,植入物及租借手术器械清洗消毒SOP。②加强人员培训,转变观念,让科室所有人员知道外来器械的质量等同于手术器械质量,不能因为有个“外”字而忽视内涵质量。③完善交接、登记流程。④规范清洗、包装及监测流程⑤器械商应提供的相关指引:如组件器械的拆、装图示;清洗、灭菌方法、参数等。⑥用后器械的规范处理:使用后的外来器械一律由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并裸露灭菌后,由器械商带走。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8-0108-01

  随着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手术及新的术式快速开展及推广,外科手术器械及植入物材料品种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专一,且每种材料都有其专用配套工具,故由厂家或经销商按需即时供货形式就应运而生。这种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叫做外来器械,它是在普通手术器械基础上增加的局部专项操作器械。外来器械因其品种繁多、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且专业性强,在管理中存在诸多难点。为确保外来器械的使用安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针对难点问题,制定并完善管理制定,优化工作流程,对外来器械进行规范化的清洗、包装和灭菌,使外来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合格,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手术器械使用满意度。

  1.外来器械安全管理中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外来医疗器械送达医院的时间太随意,器械商流动性大,运送路途遥远。

  1.2 择日手术前一天所器械与第二天手术所需器械不相符。

  1.3 医院通知器械商不及时,急诊手术没有明确的界定,没有预留一定时间给CSSD规范完成处理流程。

  1.4 清洗不规范:

  1.4.1 连框清洗,器械捆扎、堆叠,严重影响清洗效果。

  1.4.2 器械不做预处理流程直接上机器清洗,尤其是一些结构复杂、污染较重,较难清洗的器械或官腔类的器械,如不经过预处理,很难达到清洗要求。清洗不彻底的器械常有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存在而导致灭菌失败。[1]

  1.4.3 只清洗器械,不清洗器械盒。器械盒上常有胶带残留,若不彻底清洗,必定影响消毒灭菌的效果。

  1.5 包装不规范:

  1.5.1 容器损坏。

  1.5.2 器械包超大、超重。

  1.6 监测不规范:急诊手术界定不够明确,灭菌后器械在生物监测结果出来前放行较频繁,存在安全隐患。

  1.7 使用后器械处理不规范:器械商为加快器械周转,器械使用后不清洗直接从手术室带走,或在消毒供应中心简单手工清洗后带走。

  2.针对以上管理中的难点,我科采取如下对策:

  2.1 完善管理制度、操作流程

  2.1.1 进一步规范介入、植入型医疗器械使用的通知。

  2.1.2 建立植入物及租借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制度,植入物及租借手术器械清洗消毒SOP。

  2.1.3.制定外来器械处理规定

  2.1.3.1.在手术中使用的植入物(未经工业灭菌的)及租借手术器械,必须经过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处置。

  2.1.3.2.植入物及租借手术器械应在术前一天,至少术前8 小时送达消毒供应中心。

  2.1.3.3.消毒供应中心专人清点交接。

  2.1.3.4.按照手术器械清洗。

  2.1.3.5.按照规定包装后进行灭菌。

  2.2 加强人员培训,转变观念: 让科室所有人员知道外来器械的质量等同于手术器械质量,不能因为有个“外”字而忽视内涵质量。取得器械商的理解支持。讲解外来器械规范管理重要性,让器械商知道规范管理,一方面能有效控制手术相关的感染,另一方面也能延长外来器械使用寿命,降低器械商运行成本。

  2.3.完善交接、登记流程

  2.3.1 交接流程:器械商与手术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核查器械或植入物的名称、型号及数量,并检查器械完整性及功能状况,签名送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处理、监测合格并签名送手术室。

  2.3.2 登记内容齐全,便于追溯,便于使用者查找。

  2.4 规范清洗流程

  2.4.1 电动工具清洗:首先评估电动工具的完整性,有无干涸血迹、油迹、异物等。可拆部件的清洗(钻头固定器、钥匙、电池保护套、电池盖):冲洗、洗涤(刷洗、超洗)、漂洗、终末漂洗,高压水枪冲洗钻头固定器。不可拆部件的清洗:不可将电钻完全浸入任何液体中,电钻尾部放电池处必须始终保持干燥。可纱布蘸低泡多酶清洗剂(1:200)抹洗手柄外表面,然后更换手套,在流动水下抹洗手柄外表面,最后在流动纯水下抹洗手柄外表面。消毒:75%的酒精擦拭消毒,放置清洁的网篮内,手套及网篮清洁,不造成器械二次污染。干燥:高压汽枪冲干,或放干燥柜干燥。高压汽枪吹干所有器械的水份,特别钻头固定器内水份。电动工具功能检查、保养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及维护保养手册。

  2.4.2 管腔类器械清洗:先在流水下冲洗,再放入超声机中清洗,最后再按手工或机器清洗流程进行清洗。

  2.4.3 植入物的清洗:螺钉、钢板等细小物品采用密网篮筐装载,植入物避免捆扎,可使用特殊工具将内固定器串联,妥善固定清洗,既不影响清洗效果,又不易丢失。专用器械清洗时应注意合理摆放,不堆叠,不超载。器械盒采用手工清洗,去除残胶。

  2.5 规范包装:盛载容器规范、完好,使用托盘或者器械盒。对器械包严格称重,量尺寸,体积不超过303050CM,重量不超过7KG,超过标准的进行拆分。较大的手术器械包封包胶带长度应适宜,保持闭合严密。

  2.6 规范监测:灭菌植入物时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结果阴性时方可发放。如为器械盒,应对角放置第5类化学指示物,多层时应在每层放置。

  2.7 器械商应提供的相关指引:如组件器械的拆、装图示;清洗、灭菌方法、参数等。

  2.8 用后器械的规范处理:为防止用后器械在运输过程中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使用后的外来器械一律由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并裸露灭菌后,由器械商带走。

  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控制医院感染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保证。因此,必须严格落实管理制定,认真做好器械的接收流程、清洗、包装、灭菌、监测和追溯每个环节,杜绝发生医院交叉感染,保证手术质量。[2]

  参考文献

  [1]黄靖雄 清洗(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 2003(6):588-560

  [2]黄丽清 消毒供应室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管理难点及对策2011,17(15)

  朱明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