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分析
- 来源:保健文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血脂检测,2型糖尿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22 12:56
【摘要】目的:讨论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划分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37例健康体检者,将其划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经检测发现,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浓度、甘油三酯浓度、低密度脂蛋白密度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两组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好,可为开展后期治疗提供数据支持;医师可根据患者血脂变化情况,正确预测2型糖尿病的发生,为改善患者预后奠定基础。
【关键词】血脂检测;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8-0098-01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主要原因是致病因子破坏血液结构平衡,导致血液中胰岛素效力下降,最终形成2型糖尿病。资料指出,基因遗传、生活习惯、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患者胰岛素分泌异常,影响患者正常代谢,最终形成糖尿病[1]。现阶段,常见的糖尿病检测方式为胰岛功能测定与血糖检查,但我院经过多年实践,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采用血脂检测方法,收到良好效果。本文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3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对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做进一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39-63岁,平均年龄(48.6±1.7)岁;选取同一时期37例健康体检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11例,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50.2±1.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所有患者均知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协议书。
1.2 检测方法
测量前要求两组所有对象保持清淡饮食与科学的作息时间,检测前12h禁止饮食,但可以适量饮食。检测当天早晨,保持空腹,取静脉血10ml,静止一段时间,确保血清分离,最后按照相关办法进行血脂检测。
1.3 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总胆固醇浓度、甘油三酯浓度、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与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等基本数据,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浓度为、甘油三酯浓度、低密度脂蛋白密度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两组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具体数据见表1。
由表1数据可发现,观察组的总胆固醇浓度、甘油三酯浓度、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在高密度脂蛋白的检测结果提示不明显。与说明医师可通过检测上述数据诊断2型糖尿病。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由环境因素与遗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引发糖尿病的因素有很多,环境、饮食、体制等都会引起糖尿病,其中,饮食习惯值最为常见的影响因素。同时,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转变,近几年我国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成为2型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资料指出,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与脂肪、尿酸代谢等存在密切关系[2]。为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我院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采用血脂检测方法,并收到良好效果。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是诱发高胆固醇、高甘油酸酯的主要原因,血脂中的各种成分可用于合成胆汁酸等物质或用于能量代谢等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代谢,它们是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在近几年的研究中,不断有报道指出低密度脂蛋白不但能预判冠心病,也可通过控制低密度蛋白影响血脂,进而积极改善血脂异常情况。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胰岛素作为一种蛋白激素,能够有效调节脂蛋白与脂质代谢环境,并适当提高血浆中游离的脂肪酸浓度,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分泌。同时,胰岛素分泌过程不仅受血浆葡萄糖浓度的影响,迷走神经的兴奋程度也会对其分泌其促进作用。人体长期受到超负荷的影响,身体免疫机能下降,并会对胰岛产生巨大伤害[3]。负荷过重导致胰岛代偿能力下降,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但对患者而言,胰岛代偿能力下降同样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因此必须要积极改善自身生活习惯,为科学预后奠定基础。
资料指出,胰岛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是诱发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部分学者通过实验证明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疾病,地方型糖尿病也被叫做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4]。在本次研究中,患者临床表现初主要为:饮食增多、多尿、体重下降等,判断患者出现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代谢出现异常。本文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3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实施血脂检测,并统计相关检测结果。由表1可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浓度、甘油三酯浓度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两组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说明可以通过血脂检测诊断2型糖尿病。
综上所述,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高,能为医师准确诊断2型糖尿病提供数据支撑,进而正确预测2型糖尿病的发生,为改善患者预后奠定基础,应该在临床检测中做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璐,孙伯欣.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0(33):4856-4857.
[2]曹清清.血尿酸、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血管病变中的意义[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06):18-19.
[3]伊新奎.血液流变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的诊疗价值分析[J].中国伟残医学,2014,22(6):160-161.
[4]何学权.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4,7(4):1-2.
张菲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