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综合护理效果探讨
- 来源:保健文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妇产科,术后疼痛,妇科疾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22 12:31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的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第3dVAS评分优于治疗前、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效果极为显著,同时能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妇产科 术后疼痛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61-6035(2015)8-0079-01
在临床中,妇科疾病的治疗多采取手术疗法,术后疼痛的情况较为多见。疼痛是由于身体上潜在的组织损伤进而产生的不愉快的感觉,是妇产科医护人员面对且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所以,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进行护理要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降低手术后的风险,这也是加强患者生命健康的有效方式之一。笔者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之间接收诊治的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28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具体内容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2年7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这100例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在22~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2±2.5岁。其中,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有31例,进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有10例,进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有6例,进行异位妊娠手术的患者有3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23~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6±2.6岁。其中,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有30例,进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有11例,进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有5例,进行异位妊娠手术的患者有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患者手术后疼痛采取镇痛药物辅助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注意患者手术创口的常规抗感染处理,帮助患者进行身体恢复。
1.2.2 观察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干预:由于妇科手术对患者身体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患者术前常有不安、紧张等心理变化,使得治疗的依从性下降。护理人员应当在心理上与患者拉近距离,当患者产生焦虑等情绪时,积极与患者沟通,减少此类情绪的发生。(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术前对本组60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详细讲述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疼痛的原因、疼痛持续时间、术后镇痛使用的药物、镇痛的具体方法,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相关情况,让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手术产生的不适感,避免负面心理或情绪的刺激。(3)良好的环境可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因此,应保持病房环境的舒适、安静,以降低其疼痛感。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放松四肢、身体及神经系统,并以播放音乐等形式来缓解其紧张的情绪,从而降低其疼痛感。(4)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与考核: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考试审核,竞争上岗,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防止护理人员因操作失误给患者带来伤害。(4)疼痛护理:术后指导患者保持舒适且正确的体位,有助于其呼吸运动。嘱其尽量放松腹部肌肉,减少对切口的不良刺激,减轻疼痛;按摩扩张局部的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加快组织胺、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吸收,改善局部组织的代谢和应用,早期消除水肿,减少致痛物质的生成,进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5)舒适护理:护理过程中应技术询问患者自身感觉,保证舒适度;更换伤口敷料时先将伤口彻底清理干净,动作幅度尽量放缓;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6)术后要注意患者的饮食指导,嘱咐患者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硬等刺激性食物,多食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钙等食物,且以清淡食物为主。
1.3 效果判定
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与记录,护理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对比,根据患者对疼痛的描述将疼痛分为重度疼痛、中度疼痛、轻度疼痛以及无疼痛,重度疼痛患者疼痛剧烈且无法忍受,中度疼痛患者疼痛在镇痛剂下缓解,轻度疼痛患者能够忍受,生活无明显影响。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轻度疼痛的患者有6例,中度疼痛的患者有26例,重度疼痛的患者有18例,疼痛的评分平均为5.98±1.62分。在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轻度疼痛的患者有31例,中度疼痛的患者有15例,重度疼痛的患者有4例,疼痛的评分平均为2.63±0.52分。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其疼痛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疼痛是临床上妇产科患者术后较为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食欲、睡眠、心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综合性有效地护理措施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要针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综合干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给予患者信任,要注意观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细节及微小的表情变化,深入去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让其对自己产生信任感,这是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非常重视的一点。综上所述,疼痛是手术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术后疼痛感会使患者出现多种不良的应激反应,可直接影响其伤口的愈合及身体的康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进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降低其术后的疼痛感,促进其机体的康复。
参考文献:
[1]何洪淑.对妇产科术后患者进行综合疼痛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05:195.
[2]张丽红.谈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29:317-318.
郑根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