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讨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方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24 08:20
摘要:数学课程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程之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引起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在继承了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基础上,结合了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小学生日常生活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日常生活实际出发,学习数学,发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创新的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和存在的缺陷,就如何更好的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生活化 教学方法
前言
知识源于生活实际,数学同样产生于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数学的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帮助人们更好的思考问题和掌握技术。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严重脱节,学生只能从课本和教师的言语中去学习数学,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就不高。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表面的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学生所熟悉并且不断进行探索的生活实际中。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的意义
1.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推动学生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将数学的学习不再当做任务而是成为娱乐。实行生活化教学,将小学数学课堂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令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又使学生将学习应用于生活,在学习中生活。学生在学习中以生活实例作为参考记忆数学公式,将习得的知识点在生活中进行实践,这样的双向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增加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深入的数学学习。
2.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用生硬的语言对数学课本中的公式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重复的练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来记住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缺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之后不能够马上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将生活化教学法引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中,结合小学生所了解并熟悉的生活实际,通过大量而具体的生活实例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数学应用能力。
3.挺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教育实行的是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将课本上的知识搬到小小的黑板上,学生的视野局限在有限的空间之中,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受到了限制。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将课本中的知识和学生熟悉的而且感兴趣的生活实际进行组合,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的话语教授给学生。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行现状
1.缺乏生活化教学环境
中国的教育虽然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改进,但是这些改革在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上体现的明显。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虽然发生了改变,但是采用的教学方式多数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的变化也不显著,例如教学的器材方面没有初、高中教学所使用的多媒体器材,即使拥有这样的器材,实际应用也很少。没有理想的教学环境,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对生活化教学方式不习惯,阻碍了教学生活化的推行推广。
2.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限制教学方法的改变,影响着学生的正常发展。小学生的年龄小,处在好动的年龄段,在课堂上容易精力分散,无法做到专心认真的听讲。为了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讲解的知识上,设立了很多的规矩来约束学生,虽然学生的行为上得到了约束,保证了教师的课堂纪律,学生能够安静地记录老师讲课的内容,但是同时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减,阻碍了学生对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的掌握,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3.教学理念和模式落后
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教育的改革始终没有停下脚步,但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影响,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改革表现并不明显。学校和教师认为学生的年纪小,生活上仍然需要照顾,对生活实际不了解,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并不适用。因为受到理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对课本上公式和概念等仍然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生只是记住了公式,但是对其中的理解不深,实际的应用能力不够,阻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
三、教学生活化的实行途径
1.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数学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与课本的知识相结合,将学生熟悉的情境搬到课堂上,让学生从身边实际来体会书中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采取举一反三的方法,在学生掌握之后,根据已经选取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构建他们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从而开发学生的猜想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对学生要有全面的了解,然后对要教授的内容进行生活化的加工,贴近学生生活,利用多媒体教学器材将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并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使得学习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具体而形象的图像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结合学生接触的生活实际和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利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元素,和教学的内容进行新的组合,促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运用在在课堂上和课堂之外的练习之中,可以帮助学生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对生活进行思考,同时也增加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3.运用生活实践来理解数学价值
知识源于实践,同时也应用于实践中。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从而提高的学生的计算能力、实际的操作能力[3]。将学习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意义。
结论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将学生了解的生活实际和数学教学将结合,改善教学环境,改良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考、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对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罗海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势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9(08):107-108.
[2]陈桂菊.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J].教育科学,2013,13(08):99.
[3]赵桂玲.小学数学教学生活的路径分析[J].科教文汇,2013,14(12):143-145.
曾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