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生内心体验 培养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度初中历史教学的现实作用

  摘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学生应该是服务社会的人才,最终将会走进社会。初中历史教学,教师应该重视开拓学生视野、强化学生能力、鼓励学生质疑和创造,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涵养,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于新课改理念,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反馈与实践,有效满足学生精神需要。本文从强化历史认知、历练学生品质、鼓励学生质疑、培养良好品德这几个方面探讨了初中历史教学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 情感态度 教学策略 现实意义

  一、强化历史认知,培养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强化历史认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态度与观点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大作用。相同的历史人物、历史过程辩证的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初中历史教学需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和想象,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表达,从而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初中历史将我国几千年的发展作了概述,同时也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作了分析,教师通过图片、地图、历史文化与实物等材料引导学生正确的分析历史,了解历史真相,同时借助优秀的历史人物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纪念馆、观看有关人物与题材的电影、组织辩论赛等,通过这些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与全貌,激发学生兴趣与求知欲,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与创新精神。例如:关于“三国鼎立”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以少胜多的战役、胜利的智慧、表现,并从中得出启示。由历史学习强化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同时提升学生智慧。

  二、历练学生品质,培养坚强意志

  历史可以说是实践的镜子,它的不断发展给予人们很多启示与智慧,如何获得民心,如何获得成功,如何推进国家发展,这些都能从历史知识中得出一二。历史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继承与发扬的光辉品质,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创新学生精神与思维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这也是历史学科特有的魅力和优势。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需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就需要让历史进驻个人,使得个人在历史中吸收养分。这也就是说历史可以起到教化人的作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将我国的八年抗战与现阶段学生的少许学习压力对比,将清朝末期我国内忧外患与现阶段的外交形势做对比,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与实际国情出发,分析我国现有政策的不足,引导学生从历史中获得知识与道理,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有效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例如: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创设话题为“战争与和平”的小组辩论赛,结合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原因、趋势以及结果,分析现阶段国际战争与和平的发展趋势。在辩论赛中,引导学生分析战争带给我国及其他国家人民的痛苦,并从苦难中吸收人性的光辉与智慧,激励学生努力向上,不断强化自身品质,为社会、为人民贡献自身的力量。

  三、鼓励产生质疑,规范情感态度

  初中历史教学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引导和鼓励学生产生质疑,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中历史教科书是经过了一些人的理解和加工而得来的,对于相关历史情况不同的人也持有不同的观点,对于吴山桂、李宗仁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存在“一分为二”的现象。不同的人思维方式不同,考虑的角度也不同,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产生质疑,强化初中历史学科的德语教育功能,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分析,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分析和看待问题,更加全面思考与探究,并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恶势力或者是危害到广大人民利益的行为应该持有反对态度,也应该结合社会背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进行综合分析与探讨。例如:对于“闭关锁国”展开主题征文大赛,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写下对清朝闭关锁国做法的意见,引导学生产生质疑,“闭关”也不是完全没有坏处的,它从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清朝内部的稳定,同时,反过来对外开放又推动和加速了我国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由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历史发展,从历史事实中吸收经验与教训,展开思考与探讨,为我国进一步的快速发展出谋划策。虽然初中学生现阶段对国家起不到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初中历史教学可以激励他们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好的学习奠定基础,为今后服务社会、贡献社会努力。

  四、培养良好品德,明确教育作用

  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应该深入挖掘教材思想,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学习和继承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不懈努力,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提升学生们的民族意识。现在的初中学生,更多的是独生子女,不懂得付出、分享与理解别人的感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引入历史英雄人物的治国、交友思想,以及他们的甘愿付出的精神,从英雄人物的爱国主义、高贵品质中,提升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例如:毛泽东同志的“重民思想”创造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奇迹,不管是历史发展过程中,还是现阶段我国的治国态度,都应该学习伟人的治世之道。初中历史教学对象是学生,教师也应该正确评说历史人物的相关贡献,站在一定的历史真实性上,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强化初中历史的教育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总结

  历史起着启迪、教化、引导和培养人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作用。初中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引导学生熟悉我国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更重要的是需要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历练学生品质,鼓励产生质疑,培养良好品德,由历史的发展与社会实践验证,引导学生树立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坚强的意志品质,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初中历史起着思想教育、德育教育与知识教育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身的反思与反馈,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郁杨.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J].中学历史参考,2010(36).

  [2]贾俊玲.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初探[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3).

  [3]陈东岳.也谈初中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8(4).

  何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