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教材教育性与艺术性发展分析研究

  摘要:教育性和艺术性是电视教材的两大核心特点,两者虽有主次之分,但同时也对立统一。在电视教材编制过程中,应该抱着教育为主,艺术为辅的思想,从个性、情感和方式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教材编制,使艺术性服从于教育性,从而增强电视教材的教学作用。

  关键词:电视教材 教育性 艺术性 对立统一 教育性发展 艺术性发展

  一、引言

  随着当今经济科技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教育方式也趋向多元化发展,曾经单一的口授笔录的教育方式如今借助着科技的力量不断地进行着革命性的改变,其中,以电视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式在现代教育当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正因为电视教材在当今教育领域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对电视教材的教育性与艺术性两特性之间的具体研究,与此同时,了解电视教材的开发,并开发出更多优秀的电视教材,促进电视教材的深入发展。

  二、电视教材的概念

  电视教材是一种视听型的教学材料,这种视听教学材料是按照教学大纲的培养要求与目标,用电视图像和声音去展现教学内容,并且用电视录影技术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作为教材分类中的一门,电视教材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美学四项理论基础,而教育学和美学将会直接影响到电视教材的教学内容质量。

  三、电视教材的特性:教育性与艺术性

  正因为电视教材是一门学习教材,所以其必定具有教育特征,而其教学内容的展现必定需要依靠艺术方式与视听媒体进行传播,因此,电视教材有两种教育和艺术的特点,他们都将直接影响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的好坏。

  1.电视教材的教育性

  电视教材是使用电视的方式显示了教材的教学内容。电视教材应该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它对于学生基础学习、知识强化、能力发展和提高学习质量应起到相应作用,而这种作用通常体现在电视教材教学目的和选材上。[1]

  教学目的:教学工作是围绕教学目的进行的,任何教学行为都要有自身的教学目的,这样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同的教学目的促使着不同的教学行为进行。

  选材:电视教材的选材受到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影响,因此在教学题材的选取中,我们务必要选取符合教学目的同时又能适应教学对象的材料。

  我们可以以幼儿和中学生对电视教材来进行对比,具体对比结果如下:

  幼儿的电视教材主要的教学对象时智力尚未开发成熟的幼童,这就要求教材在内容的选择方面不能过于深奥,其教学目的也不能过多,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幼儿受众进行理解学习感悟。

  中学生的电视教材,由于是要依据教学大纲路线,所以教材的教学目的会更强,通过对教材的观摩,我们会发现教材里面的内容具有十分强的专业性,表达的方式也是以讲解型为主,这样比较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进行学习。

  2.电视教材的艺术性

  电视教材的艺术性是以教学内容相关要求为依据,以确保实现教学的客观科学为前提,按照一定的艺术手法和表达形式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内容更有表现力和趣味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2]

  电视教材通过视听方式呈现教学信息,使学生多感官的进行参与。在良好的艺术教学氛围中,让他们享受学习所带来的欢乐。电视教材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其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喜爱上电视教材教学。[3]

  3.教育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3.1 电视教材的教育性和艺术性既对立又统一

  电视教材是由教学内容和电视艺术互相融合而成的。教学是以客观的科学事实为依据而进行的,而电视艺术的表现方式更多具有的主观思想。所以,电视教材的教育性与艺术性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就传播的内容上来说,虚拟假设是构建常规电视电影主题内容的主要方式,为了表达想法,录制的时候可以随需要建立完全不需要的情结内容,再利用电视手段将这些不存在的事件衔接起来,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内容情节,这种具有丰富想象力的趣味性很容易吸引观众。然而事实上的电视材料必须强调的教学内容的客观现实性,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是真实的,不容的一丝虚假。所以,受到内容严谨性的影响,电视手段的真实水平在教学中很难发挥出来。

  最后,在展示的特色上,电视作品的特色是十分丰富的。不一样的思想会创作出不同特色的作品。从广义上来说,大众性和艺术性是电视作品主要的两种特色风格。无论是哪种风格的电视作品,都会有观众去欣赏的,只不过是欣赏的收视群体不同而已。然而电视教材的收视群体是特殊的,具有特定性。这类电视作品,不是拿来进行观赏的,其主要作用是拿来学习的。这就必须要求电视教材的讲述内容要简明扼要,抓住教学重点,让学生们可以真正学习到知识,因此,光是按照个人的艺术喜好是不能决定电视教材的特色风格的,电视教材的特色风格是由学习者对知识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认知而决定的。

  3.2 电视教材中的教育性与艺术性有着主次之分

  电视教材中的教育性与艺术性既对立又统一,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二者存在着一定的比重差异。教育性是电视教材所主要强调的部分,而艺术性相对于来说属于次要方面。电视教材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进行学习教育,而并不是用来供大家观赏的。所以,教育性的作用必须要优先于艺术性,要占电视教材的主导地位。[3]

  3.3 电视教材教育性与艺术性的相互协调

  了解了电视教材教育性与艺术性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性后,我们需要开始去思考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电视教材的教学质量,使电视教材发挥其最大作用。如何处理教育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整体风格

  电视教材的整体风格与个人的艺术喜好无关,它是根据相关教学内容目标,在遵守教学原则与方法的前提条件下所确定的。这种风格需要符合人的常规思维与认知规律,简单直观,客观真实的表达相应的教学内容。另外,教材的教学内容的量要适中,从而防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不清晰。

  (2)表现形式

  电视教材的表现形式是电视教材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怎么样去选择电视教材的表现形式在发挥电视教材作用中十分重要。第一,要注意表现形式是否符合常理,我们需要最大化的利用电视表现手段的作用,但同时又要注意不能使其滥用。电视教材需要依靠艺术来发挥作用,但过分的艺术性会弱化教育作用的表达能力。第二,在形式的选择上应注重学习者的自身特点,根据其年龄、认识水平等方面采取相应的表达方式,其中教材的教学节奏就是十分典型的一点。一般来说,节奏宜慢不宜快,这样才能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消化吸收。

  最后,应考虑必要性。有些表现形式只适合于艺术层面,放在教育上来说就是不合适或不必要的。艺术性可以更好的促使教材发展,但是优秀的电视教材并不需要完全依赖艺术性的表现。

  (3)情感调动

  电视教材中的情感调动对其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比较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情感,这点是传统的文字教材和讲授方法都无法做到的。从某种方面上讲情感主要是依靠艺术来进行的,通过艺术手法的表现,使得电视教材表现的更加生动,从而使学习者更有兴趣的深入理解其中的教学内容。[4]

  通过以上对电视教材教育性与艺术性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但强调其中一方而忽视另一方的作用是万万不可的。在电视教材的编制中,我们需要时刻注意其教育性的主导地位,利用艺术性来辅助教育性的发展,通过协调两者的关系,使所电视教材成为最优化的教学手段。

  所以,综上所述,电视教材教育性与艺术性存在着相互制约又相互作用的关系。这要求我们在进行电视教材的编制时,必须要以教育为本,根据其教学目的与教学对象等进行相应选材,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艺术手法将教材中的内容表现出来。两者之间必须抓好主次,让艺术性服务于教育性,使两者相得益彰,这样才能使电视教材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四、电视教材发展的思考

  电视教材在教育事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电视教材。而通过上述观点,我们又了解到对于电视教材来说,教育性是第一位,艺术性其次,这两个特性将直接影响电视教材的质量与效果。

  为了更好的了解人们如今对电视教材的看法,我们就电视教材的选择与建议在网上做了相应的随机调查。

  图1 电视教材的看法调查

  我们从调查出来的图表数据中可见,其中40%的受调查者表示他们使用电视教材更注重的主要是电视教材自身的内容,而并不会太过于在乎教材自身的表现形式。而剩余的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比较注重表现形式,内容的话要求反而不高。这个调查结果表明,虽然理论上说电视教材的艺术性是服务于教育性的,但是事实上很难做到两者的协调,人们总是对新鲜有意思的事物抱有感兴趣的态度,电视教材的艺术吸引力在现实中往往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这种类似的建议很多,但是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主要分为两类建议,一是内容上的建议(教育性),二是方式上的建议(艺术性),在内容方面,人们更希望教材的知识范畴可以多向外拓展,而不单单只是反应教学大纲上的硬性知识,而在方式上,人们希望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加多元化,增强教材的表现力与双向互动性。同时这也反映出电视教材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内容生硬,交互性不强,传播形式单一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电视教材时主要要从教育性与艺术性两方面发展入手。

  教育性发展

  电视教材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本身上,而电视教材内容主要是由教育学中阐述的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等所决定的,所以发展电视教材的教育性,我们需要做到内容创新,提高教育教材的质量,与时俱进的发展教材的内容。

  同时电视教材主要起到的作用还是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要想最大化的利用电视教材的教学作用,主要还是要看教师的教学方针与教学水平,所以要想发展好电视教材的教育性,课堂教学上如何使用教材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艺术性发展

  电视教材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电视教材的表达方式上,电视教材顾名思义主要的表达方式主要就是通过电视进行教学视频传播,而随着科技技术特别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传统的电视视频教学方式正不断受到冲击。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电视教材艺术性的时候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摄录像技术等为电视教材的制作提供技术保障,提高电视教材的教育效果。同时我们需要优化教材的传播环境,拓展电视教材的发展空间,使用“台校网”的数字发展道路,发展拓展传播渠道,使传播范围扩大,不再单一。

  幼儿的电视教材我们可以用《巧虎乐智小天地》教材来进行分析,在此教材中,由于教材的学习者是智力尚未完全开发成熟的幼儿,所以教学内容并不会太过于深奥,就内容的叙述也是属于就事论事的方法,再通过故事动画等表现形式来对内容进行展示,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幼儿受众进行理解学习感悟。

  中学生的电视教材我们可以用《高中新课标培训———数学》来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教材的观摩,我们会发现教材里面的内容具有十分强的专业性,表达的方式也是比较生硬的讲解型,有许多的内容叙述都是具有引申拓展的特点。

  这充分的说明电视教材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除了要通过利用大环境来发展其教育性与艺术性,同时也要根据具体的受众来进行电视教材的编制,从而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发挥出电视教材最大的教学功效。

  五、结语

  在当今社会,电视教材在教育中的作用以不容忽视,在电视教材的制作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正视其教育性与艺术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尺度,做到以教育性为主导,艺术性服务于教育性,同时在发展电视教材的时候,我们需要详细的发展教材的两大特性,从内容,方式,传播手段等方面不断努力。要深刻认识到电视教材当今阶段的发展形势,这样才能使电视教材发挥其最大力量,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运林《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20

  [2]张军征《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12

  [3]张文国《多媒体教学问题浅析》,《唐山学院学报》2003年4期,p2

  [4]吴焜《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年1期,p5

  张逸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