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英语教学客户层改革的思考

  摘要:高职英语教学课程改革应当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课程改革要想取得预期实效,首先必须要深入剖析现状,在此基础上重构教学课程体系;其次要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最后要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倡导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英语 课程改革 就业能力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是以学生就业作为基本导向的,而教学课程的设置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这就决定了在进行教学课程设置的时候,直接面向的必须是职业化的具体岗位,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所以,对高职高专的学生进行教学工作的时候要能体现出职业性,由工作任务引领出专业知识。简而言之,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去进行高职英语教学课程改革。对此,笔者认为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深入剖析现状,重构教学课程体系

  任何改革只有是在一个新的理念的指导下,对现有状态的深入探究分析之后而做出的变革才可能是有效的。倘若不是如此,脱离现实基础,便会使得改革之路寸步难行。高职英语教学课程改革也是如此,只有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的指导下对现实的课程设置做出深入剖析,才能使课程的重新构建符合实际教学规律,才能最终取得实效。

  目前,我国还并没有编制出以就业为导向的相应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安排和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传统的教学把英语视为单一文化基础课程,忽视了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的接轨,忽视了教学内容的职业特色。教学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方式单一,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手段还是以笔试为主,缺少形成性评价及激励机制,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面对这些制约教学改革的种种问题,我们应重构高职英语课程及教学体系,将高职英语课程建设和当前社会对高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要求结合起来,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编制相应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和教学评估体系,以此为基础编写高职英语教材及讲义,重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

  具体而言。当前的高职院校英语教育应该改编传统的英语教材,虽然现有的英语教材也有其一定的教学优势,但是,其与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从而使得高职英语教材难以适应高职教育的实用性与职业性需求。因此,我们必须编写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材,以培养高职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拥有所需的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要根据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需求对英语教材进行改编,要让高职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与一般公共课的英语教材有所不同,要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职业需求。

  二、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

  社会上企事业单位需求的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认为毕业生在精通本专业的同时,应具有使用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英语能力,能看懂相关专业的说明书,具有流利的口语交际能力。因为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企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多为操作国外进口机器的工作,这就要求毕业生不仅要掌握机器的工作原理,还要能看懂机器的说明书。另外,高职毕业生在从事涉外工作时,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确立高职高专英语的课改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以职业技能为核心,重新进行课程设置,将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改革和当前社会对高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要求结合起来,将职业因素融合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中。注重模拟职业实践,在基础英语的讲授中融入职业因素,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首要目标,努力加强对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加速高职高专教育课程体系从传统的以“课程标准”为导向到以“就业为导向”的转变。

  要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以职业技能、理论素养并重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的课程结构。除了要讲授基本的基础语法、常用的应用文体、日常的交流技巧等,还要渗透专业知识,侧重培养学生工作与专业术语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内容的讲授上,选用适合高职高专的教材,侧重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加强情境教学,模拟工作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熟悉职业环境,使学生既懂得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懂得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在职场环境中,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程体系的评价上,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加速课程体系从传统的以“课程标准”为导向到以“就业为导向”的转变,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以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并重的质量评价体系。

  三、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倡导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

  传统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过分重视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理论教学课时所占比重较大,实训教学课时比例小且不明显,通常是以基础英语能力训练来替代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训练。为了突出高职英语课程的职教性,改革后的高职英语课程,一方面,在理论教学部分适当削减英语语言知识的比重,侧重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并结合学生的专业增加职场行业知识; 另一方面,加大实训教学课时比例,以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为中心,提高他们的职业英语的水平。

  强化英语实训教学,引入职场概念。第一,以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英语实训项目。以国际商务专业为例,首先分析国际商务专业学生今后面对的两个主要工作岗位,即外贸接待员和业务员,对典型工作岗位下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同时依据课文单元主题,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为商务接待职业能力、应聘与求职职业能力、产品营销职业能力的训练。第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强化英语实训教学,如机械系,第二阶段开设机电英语课程,结合学生的专业与职业,英语实训教学侧重安装说明书、技术维修和售后服务; 如建工系开设的土建英语课程,英语实训教学强调建筑风格、设计理念和房展营销; 如轻工系开设的艺术设计英语课程,英语实训教学偏向产品设计理念、广告语和装潢设计。

  参考文献

  [1]邵胤,王丽.基于职业教育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2]李莹.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改革[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3]彭茜茜.高职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探索,2012(1)

  陈晓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