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创设初中语文“快乐课堂”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快乐学习,积极主动,改革创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24 12:59
摘要: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知识体系丰富、应用广泛、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语言学科,趣味性和实用性很强。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教育素质化的背景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采用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感受快乐。
关键词:快乐学习 积极主动 改革创新
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教和学就能得到和谐发展,这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体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状态,高效率地接收知识。所以,在语文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深刻体验文章内容,意会作者的写作本意,在心灵深处和作者进行对话,然后组织讨论,介绍各自的感悟,达到师生之间心灵上的交流和情感上的共鸣。
一、打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气氛
心理学教授巴甫诺奥曾写过《快乐学习法》一书,这本书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先后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他在书中给予快乐学习以更广义的阐述,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但现在的很多学生,受到各种社会原因的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被动地坐在教室里机械地学习,没有快乐,在这种现状下,怎能做到高效率学习.所以营造高效课堂的第一前提是让学生喜欢语文,让学生体尝到学习语文的趣味。大家不烦做这几点尝试:
1.课前演讲激氛围
知识的吸收,能力的掌握,都必须个体自身去实施和体验。教师单向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心智压抑,积极性和创假造性不高。只要当学生以主动者的身份出现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就会有成果斐然的改变。课前几分钟的激情演讲,为学生们提供了参与的机会。为了达到好的演讲效果,获得大家的好评,每个学生都会精心准备。他们积极地去搜集整理材料、反复练习。由于演讲内容丰富时尚,气氛活跃,学生们都爱讲、爱听,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极大地程度地调动起来了。
2.多样引导激兴趣
开场白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课堂上若想能启发学生们想象力,使学生们达到期待盼望,悄然心动,神思飞扬,跃跃欲试的状态,从而进入“共振”的境界,教师可以尝试在上课前设置一段优美形象的开场白,构想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美妙的意境。如学习《死海不死》一课,学习正文前导入出示有关死海风光的短片,让学生感性上认知死海的美丽和神奇,主动有了学习课文的欲望,收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所以,语文教师应尽量创设一种让学生感到愉快的学习境地,引导师生共同参与、情感交汇、美化教学,享受课堂、享受学习。
二、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如何,教师起着关键作用。在与学生相处时,教师要做到真诚地与学生交流,以内心的热情去带动学生,使学生想学、认真学,不仅在学习上给予指点迷津,在实际的生活中也可要给予适应的关心帮助,使师生之间关系亲密、和谐相处。要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这是教师的职业品质。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教师都要全面考虑学生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才能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信心和热情。教师必须对每个学生都平等相待,做到一视同仁,对学生多表扬鼓励,少打骂批评,不同问题不同处理,学生犯了错误是非常正常的,教师不应该大声地责骂,更不能运用暴力行为来教育学生,甚至侮辱学生的人格,否则会适得其反。只有以耐心温和的态度引导、鼓励他们,让他们完全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改变想法,端正态度,正确意识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和人生观。老师平时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谈心,灵活运用多种渠道与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努力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定会逐渐地接受你、喜欢你,相信你,进而爱屋及乌,转化为喜欢上你的语文课。例如:可以鼓励学生用写周记、日记或通过发手机短信等方式,把平时想说但又不好意思说出口的生活方面的各种烦恼或者问题,都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教师必须亲自认真批改,解疑答问。
三、多种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一项集体活动,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在课堂上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自我实践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譬如在复习古诗歌时,要抽查学生背诗,可以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来进行,学生们人人都会紧张兴奋,在欢快的气氛中,学生们的诗也背熟了,记忆也深刻了。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我鼓励学生们自导自演课本剧,通过表演学生们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人物性格特点,对课文的理解也非常深入透彻。还有,教师还可以组织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辩论赛、分角色示演朗颂、有奖竞背等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们的五官和思维,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四、改革创新,让学生当课堂主角
如何使课堂气氛“活”起来,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是关键。教师应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参与意识,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做学习的主体,学生们在老师的适度引导下学习新内容的同时,能够体会到发现新知识的自豪感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从而使他们相信并肯定自我。这样既可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又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学生们通过亲身实践和自我领悟去获得知识,这是最佳的学习过程。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摒弃“填鸭式,满堂灌,左耳进,右耳出”、强行向学生推销知识的旧的教学模式和观念。寓教于乐,创造一种使学生都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的学习环境,促其自觉主动,热情洋溢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变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尝试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的实用高效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得到身边家长,老师与同学的鼓励和肯定,将来做新世纪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郁娟.体验课堂快乐 唤醒生命激情———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构建“快乐课堂”的研究.才智[J].2010(11)
[2]童燕霞.展示快乐的课堂诠释初中语文快乐教学[J].学周刊.2013(11)
[3]侯小平.刍议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06)
赵阳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