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集体价值观取向对行为的导向作用研究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大学生,集体价值观,个人主义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24 08:25
摘要:随着社会中一些不良现象的不断突出,大学生的集体价值观取向正朝着负方向发展。个人主义思想越来越严重,以自我为中心,忽略集体的重要性。而如何才能将这些新生力量培育成优秀的接班人,成为当今大学首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集体价值观 个人主义
高中到大学的过度是一段很重要的时期,在这段时期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为人处事都发生变化,我们从一个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被老师管教、监督的高中时代迈入到一个放任自由、无拘无束的大学时代。在大学这个国度,我们狂热的追求自己想要学习到的东西,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人生价值观[1]。
一、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价值观取向
当代大学生集体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才能抓住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只有树立共同理想,才能突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只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掌握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只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牢牢巩固当代大学生集体价值观的基础;只有不断加强知识传播、情感锤炼和调节规范等培育途径,才能使当代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集体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2]。
当代大学生集体价值观的主导思想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避免不了出现一些不良思想而产生不好的影响。当代中国大学生大多接受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他们积极倡导社会主义建设,拥护党的领导,支持改革开放政策,热爱祖国。许多大学生深刻理解人的价值不仅仅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更是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贡献。他们勤奋好学,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以适应竞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很多大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和党的方针政策,心系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申请入党并在入党以后,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为后进者起到带头表率作用。他们的行为增加了社会正能量,对社会未来发展和我们的生活都起到推动作用。
二、社会对大学生集体价值观取向的影响
尽管大多数大学生赞成共产主义理想,并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但是也有部分人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渺茫的,甚至根本就不相信会有共产主义,他们始终认为很难达到这个目标,也难以实现这个愿望[3]。多数大学生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理念,但往往只是盲目去奉献,并未付诸于实践,不讲价值,不在意效果。也有部分大学生缺乏信仰,没有远大抱负,对未来生活没有目标,只注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而不愿付出爱心,没有真心实意的与社会融为一个整体。还有一些人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把“挣钱多少”、“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一味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在学习上缺乏积极主动性,抄袭他人学业成果,考试试图蒙混过关。有的人把大学文凭只作为获取高薪工作的垫脚石,把入党看作是谋取利益的手段,一心只想当官发财,谋取私利。这些人已经忘了当初的初进校门时的约定,忘记了自己的梦想与誓言……他们根本没有参透价值观真正的意义所在,为了私利而不择手段,忘记了党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宗旨[4]。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呈现多种形态,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而且向着两个极端发展。究其原因与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密不可分。首先,在商品大潮和各种思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多数大学生能够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有着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但也有些大学生意志薄弱,经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抵挡不住诱惑,久而久之心中的信念开始动摇,对自身失去信心;还有些大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在纷繁复杂社会和网络的影响下,逐渐迷失了自我,以至在人生价值观取向上出现了偏差;还有少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心理亚健康,不愿过多与人交流,逐渐与社会脱轨[5]。其次,当前社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也给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带来不良影响。少数党员干部经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腐化堕落,违法乱纪,以权谋私。这不仅严重违反了党的法纪法规,也对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取向起到负面作用,致使一些大学生在坚定信念思想中产生困惑和动摇,虽有人厌恶政治,玩世不恭,但有的当官发财的思想意识却在不断强化。这中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毕竟社会的发展环境的不同程度影响到一个人的追求。但是作为一名大学生,社会的接班人,我们要明白一点不管做什么都必须要符合社会法律道德,不能昧着自己的良心去做[6]。
三、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影响价值观取向的社会问题?
在这个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个人主义完全淹没了集体主义意识。个人主义是一种道德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哲学,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个人独立”。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对待社会或他人的思想和理论观点。主要表现为利己主义、利他主义、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形式。而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是一种精神。
大学生个人主义的强化直接导致了社会爱心的缺乏以及自身孤独感的增加,社会道德和社会素质的下降,人们的思想意识随之受到影响和冲击。大学生主要表现出的个人主义现象有:对身边一些需要关怀的人和事持冷漠心态,对于振奋人心的消息也是呲之以鼻,不予理会。个人主义只把自己的利益和意志放在了第一位,以自我为中心,过分的强调了个人自由而忽略集体带来的价值。适当的个人主义是一种对自我追求的阐释,但是要抵制过度强调自我主义的价值,因为只追求个人主义势必导致道德滑坡,伦理失调[7]。
集体主义的存在强有力的压制了个人主义过分增长,其指导个人主义走上一个正确的道路。集体主义也是我们一直坚持和推崇的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它不只是人们生存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们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催化剂。我们不断鼓励和发展集体主义,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栋梁,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义不容辞的坚持和以身作则的去追求和实现集体主义。养成正确的集体价值观,在成长路上越走越美。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的。人也是一样,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之分。我们平常所说的好人和坏人都是相对来说的,对于好人和坏人无法做出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衡量。思想道德品质是衡量一个人好与坏的重要尺度。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每个阶段的学生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程度不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疑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教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更是当代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价值观念和传统美德。法律的存在也是对人的一种约束和限制,它有效的做到了对人的行为的一个管束,让我们的行为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取向总体上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但是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也造成了许多大学生不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价值观教育很有必要,但也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的工作,须根据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特点,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四、学校教育对大学生集体价值观取向的作用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行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建立起一套适应新时代的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教育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的问题。
对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思想倾向,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及家庭美德等教育,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方式应更多样化,针对大学生喜欢参与竞争性等活动的特点,组织学生聆听形势报告,收看影像,参观改革开放成就等,无疑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价值观有极其重要的作用[8]。好的集体价值观会陪伴一个人的一生,但是不良的集体价值观更会负面影响到这个人的人生。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把握机会,抓住机遇展现我们大学生的一种精神面貌,实现我们的集体价值观,在这些珍贵又不可多得的日子里,真正的做出一个大学生应有的风貌,展现出一个大学生该有的风采。
参考文献
[1]狄奥.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7.
[2]蒋朝林.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8.
[3]张海涛.高校大学生低碳消费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
[4]吴文卉.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5]宋兵宾.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6]胡月娥.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
[7]陈华.当代大学生新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构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03:62-65.
[8]戴国立,孙林.网络环境与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培养[J]. 中国青年研究,2010,10:96-98+107.
旭红 付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