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无为乃大为考

  今人修道各立门派,其实都是在努力探索道法真谛。大道无形,大道也没有文字所能标识。这也是玄之又玄的所在。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就是说:凡真正拥有道悟的人,没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八卦解阴阳;天象预测气候万千变化;谋术运用战争;玄幻通达魔术等等,都是道的必然结果。提倡门派、标榜某某派之学、师徒关系等都是世俗的东西,是人为制约我们天性发展的桎梏!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这是名节大于天的商周文化的产物。地球上存在人类活动何止万年呢?盘古也不是他的名字,三皇五帝却有了名字与姓氏,生命的核心自此也与个人姓名铭下了印记。今天我们常犯了一个历史认识的错误———这便是以为越接近当代,人类越发高级。

  远古人类,真的是处在洪荒之中吗?他们创造的陶和玉器,其精美的程度,我们今天不是也惊叹不已吗?可是,先祖并没有刻下他们的名字。名和利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同时诞生在私有制社会。以至成为至高的追求!自炎黄以来,常以赐姓为恩泽表达,人们追名逐利的闹剧便愈演愈烈。真正有禅悟的人,感化与淡泊才是人本真追求。老子至今不知他姓甚名谁,他也只留下五千言的天书。可谁又完全解透他的深远与幽境?他骑牛西去,又到底在探寻什么?不为人知也不得而知。

  人以食为天,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私欲。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再次把利害关系聚焦在私利之上。财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表现仁义之贵但仍停留在利的价值取向上。华夏文字所记载的诸多文明,在道德水准上越发的背离其宗。一部《左传》看到的是杀戮与逐利,《诗》《尔雅》的温文不再。道德被利用,才被标榜失道寡助的纲领!而无为而治往往不被引起重视。我们所知的人类活动长达几十万年乃至几百万年悠久的历史,却无知去领略其渊博精深。死死咬住这仅有的文字记载的短暂一瞬,狂妄自大、自命不凡。

  道法,集众之所长。道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道悟靠的是天性,道的深远实际是难以言表的。作为人生最深刻的哲理,道法的任何说教都是苍白的。达到道悟的最深意境,你便感到无言的巨大力量。道法没有任何途径。如果说有,那就是禅!

  人性修养,好比登楼梯。孟子提出性本善,而荀子提出性本恶。人生出世,善也好恶也罢,但后天的修心养性则无疑起决定作用。有人说环境影响人,我们也知道这个环境就是指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社会与自然。把我们丢在狼群,血性厮杀可能就是我们的本性;把我们抛入大海,惊涛骇浪就成了我们的第一存在因素。当然,做为母乳喂养成人的我们自然流淌人的血性。人的血性是否就没有任何区别呢?我们环顾四周,不难看出君子与小人的巨大反差。在这个反差之间,实际存在着一个极易判别的天然符号。而这符号恰恰是我们灵性动物所独有的职能,我们把它分解为:仁、义、礼、智、信。这些符号识别的是当今人群,是否人群其人性修养仅此五个等级呢?其实远不止这五级区分。他的上级还有道和德;他的下级则是:诈、淫、盗、劫等。私有制产生以来,我们华夏民族实际也就长期地停滞在仁、义、礼、智、信的层面。修道,那么一定要弄清楚道到底是什么?真要是为道而苦练,势必有向上扬善的深刻认识。否则,道法只能成为你一生的虚无追求。

  道法自然一定会误认为顺其自然。道法不是法。道法更不是宗教!现在许多人纷纷传教授道,并以门徒发展方式,却从事不道的可恶勾当!立志修道说白了是人性自然的回归。回归到我们人类至善至纯的境界。老子曾痛心地疾呼:道之道,非常道。这里实则深刻着他的期盼与无奈!处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老子明白世风日下的可怕,群雄勃起的则是兵不厌诈的人性恶时代的到来。孔子极力推崇的礼教也毫无市场,老子这才悄然西去。墨子兼爱前提的非攻,恰为统治强权抓住,并强词夺理地用强攻掩饰非攻。韩非子逼迫无奈想出了妙招:法治。法治则成了统治者压榨穷苦大众的强暴政策。道之禅悟贵在所以为,道之无奈也因明知也不为。

  夏子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