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殇——谈《麦田里的守护者》有感

  摘要:众所周知,《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现代美国文学中的经典名著,也正是因为这部作品使得塞林格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在成长的时候面临了人生中的迷茫,困惑,彷徨,反抗,深入的研究了青少年在成长的时候所要经历的精神问题。从最初积极主动的研究到最后的守望,在对这件事情追寻的时候,使自己的思维和精神境界发生改变。主人公的成长过程,特别是对现在的青少年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 青春期 效用 启发

  引言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你看不到激动人心的故事情节,小说在写作方法上面和很多作家都是一样的,但是就是在这十分平淡的话语中,作者把一个不愿随大众,具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表现的淋漓尽致,活灵活现,这也是大多数读者内心的真实想法。本文根据《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进行需求,深入的研究霍尔顿性格产生的真实原因,以便更好的发展现代青年的实际价值。

  一、《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要内容

  主人公霍尔顿出身在一个比较富裕的中资产阶级,他十六岁的时候,已经第四次被学校开除,不敢回家,然后就在美国最为繁荣的纽约城闲逛了一天两夜,在小旅店居住,游逛夜总会,喝酒闹事,滥交女友……通过这些事情他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种种不堪,也交往了多种多样的人物,其中很多都是虚情假意的伪君子。霍尔顿自身也不喜欢自己身边的事物,有时宁愿远离这样可怕的世界,去一个清闲的地方做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是想要真正的实现,却又不现实,于是他也只能终日生活在痛苦和矛盾之中。他一生中最讨厌电影,但是有迫于无奈的生活在电影院中,去度过自己无聊的生活,但是又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招来了妓女,他不喜欢自己女友萨丽身上的爱慕虚荣,但是又被她的美貌所牵绊,所以,虽然他不喜欢这肮脏的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只能终日苦闷,彷徨,直到最后不得不用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幻想来抚慰自己的内心,自己骗自己,以至于最后不得不向社会妥协,没有完成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叛逆。

  二、作品效用

  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主要叙述了在二战时期美国青少年内心矛盾,痛苦成长的故事,这表明了在当时社会中一些人的普遍思想和状态。主人公霍尔顿在反抗的过程中毫无目的性,这也是当时很多青少年和学生普遍发生的思想变化。《麦田里的守望者》一问世,很多学生都大量进行阅读,家长和老师也把这本书作为必修科目,把它看成通向青少年内心世界的钥匙。《麦田里的守望者》掀起了美国文学创作的新篇章,吸引了大量的思想贫瘠,情感冷漠的美国人,让他们沉迷其中,在这段期间可以说是完全都是塞林格文学舞台上的独角戏。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从最初的讨厌虚伪,渴望善良,到最后不得不屈服于社会的真实心理写照,表现了二战时代美国青少年真实,彷徨,苦闷,孤独的内心情感。

  三、霍尔顿的性格特征和具体体现

  塞林格所描写的霍尔顿就是对他自己生活的真实反映,而且在当时的社会中美国青年普遍不被人们认可,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但是霍尔顿自身性格特征反映出了他的怯弱、反叛、自卑,对于生活丧失信心和动力,但是又有正义、坚持和率真的一面,并且他还对现实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期待。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研究一下这些特点的具体体现:

  1.胆小、反叛、消极的霍尔顿

  通过对整本小说进行阅读,霍尔顿的胆小和反叛是通过阅读就可以一目了然的,霍尔顿刚刚进入社会,在和他人进行交流的时候,他对于生活的信心再次丧失,老师不喜欢他,家人也不明白他的生活,同学之间也都不喜爱他,不愿和他交往,有的时候还要遭受别人的欺负,正是因为这些外界因素造就了他内心胆小怯弱的特点,并且也使得他开始和社会相抗衡。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当老毛里斯向他进行勒索、威胁时,当斯特阿拉德对他进行殴打的时候,他都没有勇气进行反抗,来维护自己的尊严。甚至他还十分天真的想用死来处理问题。他认为他周围的人全部都是伪君子,都是没有思想,品德败坏的人,他对自己周围的所有人都表现出冷淡和麻木的情感,在他的心中,学校规定的所有规章制度和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种种信条也都不适合他自身的发展,他就想要逃离现实,去西部的树林中盖一间小屋,不在乎世间中的所有事情,去过那种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想通过躲避现实生活的方法来反抗社会中的不公正待遇。通过这样的人物塑造,霍尔顿怯弱,反抗,萎靡的形象被作者刻画的细致入微。

  2.正直、纯真和期望美好生活的霍尔顿

  众所周知,儿童时期是培养人们性格的关键时期,但是成长到青少年时期,青少年处于这个时期也十分的困惑和反叛。在《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中,主人公也和所有的青少年一样,他的故事正是所有青少年的故事,由于受到二战等因素的影响,和大多数的青少年一样,霍尔顿认为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充满了虚伪和谎言,他认为同学读书只是为了更好的追求自己的物质需求,只有他自己才是真正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而且,在霍尔顿的价值观里,读书的目的性是十分崇高的,为了取得这个崇高的目的和追求,不能一味的去追求物质方面的满足。当菲必问霍尔顿他最喜欢的事物时,出现在他脑海中的是修女和他的同学詹姆士,修女就是自我牺牲的典范,但是这种自我牺牲的范围也远远的超越了霍尔顿认为的自我放纵的“社会慈善事业”的范围。比如,奥森贝格给潘西中学捐款不是真正的慈善,而是利用他的名字做一栋楼,可以让他的姓名流芳百世,他认为是有利可图的。和霍尔顿的行为进行对比,霍尔顿受到了修女的感化,但是又非常同情同学詹姆士。霍尔顿把他比较真诚,善良的一面表现在对待周围的小事物上面,这样就使得他对事情都有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愿意跟随潮流,这样也就使得他独立于别人的世界之外,和大多数人都格格不入,而他又无法改变现状,就只好幻想逃离世界,摆脱人世间的繁杂。

  3.霍尔顿对自然和善良的喜爱

  霍尔顿十分的喜爱自然,追求纯真。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看出,霍尔顿一直对浪漫、遥远、朴素和永恒的博物馆充满激情,他的世界里博物馆就是仙境,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也是自己精神的港湾,更是自己回忆过往,期许未来的美好区域。霍尔顿十分喜爱自然,他喜爱雪景,喜爱和同学一起在雪地里玩耍,他内心还是十分的怀念孩子和童真的世界。自从弟弟艾里去世之后,活着的小精灵菲比和他潜意识中的艾里就一直回绕在他的脑海中,安慰他的心灵。在故事结束的时候,他说自己想要成为一个守望者。在他给妹妹留下的便条中,当他一心想要去掉墙上的污点时,却发现自己使用的刀口也是脏的。因此,他拒绝所有,他追求的是更加实际,空想的生活,他希望坦诚,讨厌虚假,想要成为守望者,获得内心的纯洁。

  四、叛逆的代表———霍尔顿人物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霍尔顿性格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的功利性有关,富足但是疼痛的家庭生活和苦闷的校园生活以及最后流落他乡的生活都使得霍尔顿的性格发生转变。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没有让霍尔顿感受到温暖,使得他独立世界之外,从而走进不能挽回的境地。

  1.唯利是图的社会氛围和弄虚作假的校园生活

  《麦田里的守望者》创作的时间是美国二战后,非理性思想广泛传播而且还兴起了“垮掉的一代”的运动并且美国在二战的时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了美国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准,使得美国人大部分都是朝钱看,功利主义大量泛滥,人和人之间有的时候也会因为金钱而变得更加的虚伪和冷淡,有的时候也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分析。其中主人公霍尔顿生活在潘西中学和纽约的社会生活中,那里的环境也是如此,比如在他就读的艾尔顿.希尔斯中学中,那里的校长也是对有权有势的人家毕恭毕敬,唯命是从,对待穷困的家长就是小人行为,唯我独尊。霍尔顿对于这种虚假的名利和虚情假意的生活感到厌恶,甚至当所有学生在观看橄榄球比赛的时候,他也是高高的站在山顶上面,远离人群。虚情假意的学校生活使他感到厌烦,学生们每天都在讨论无聊的“女人,酒和性”,校长像哈巴狗一样的巴结人。他最崇敬的两位老师中的一个斯宾塞先生虽然心地善良但是却懦弱无能,让人烦忧。还有一位老师安多尼先生拥有丰富的知识,但是极有可能是个同性恋者。这些因素都让他不知所措,正是处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他反叛的性格才逐渐形成。

  2.富足但是痛苦的家庭生活和漂泊他乡的流浪处境

  霍尔顿虽然生活在一个比较富足的家庭中,属于贵族子弟,在书中有过这样的描述:“我和约莫两个混账一个星期就把一个国王的收入花光”、“有时候钱不是用来花,是用来丢的”。但是虽然富足的家庭生活却没有让他感受到极大的满足和快乐,他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很多,平日花钱如流水。但是家人不知道他真正的需要是什么,亲人之间的爱护和关心是最为重要的。当他被学校劝退的时候特别害怕母亲的批评和父亲的恶言相向。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指导老师,对孩子日常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孩子行为的影响。所以,霍尔顿性格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在家庭生活中得不到爱护,不能表达自己的痛苦。当霍尔顿被退学之后,他不敢回家,只能到处漂泊。可是这段流浪的生活并没有让他感受到对生活的希望和社会的信心,从而造成他的性格发生了强烈的变化。通过这段经历使他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社会中的冷酷,黑暗和肮脏。他在纽约的旅馆中看到了人们的各种丑陋面目,看到虚假的男女情谊,看到商业的欺骗和娱乐场所的灯红酒绿,这对十六岁的孩子都心灵的洗涤,这种冲刷使得他对真诚、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这也加重了他对现实和痛苦不合实际的想法。

  五、对现在青少年的重要影响

  《麦田里的守望者》如此盛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感受到当时美国社会中的许多弊端以及当时很多青少年身上出现的陋习,也就渐渐的转化成为全世界少年的问题,这就是青少年真实生活的反映,能够在别人的故事里发现自己的生活,然后建立信心,给人以启迪。

  1.避免出现“垮掉的一代”的情况

  虽然在书中描述了二战环境中的美国青少年生活情况,但是还是需要我们现在的青少年进行学习和反思的。“垮掉的一代”的担忧现在还有,甚至表现的越来越明显。现在的青少年所处的社会比过去的社会更加的复杂,充满了诱惑,并且在信息网络发达的今天青少年的生活也深受影响。人们可能在这样的生活中逐渐的迷失自我,充满冷漠。这些都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想象一下在现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人们心灵最真实的东西被隐藏,充满诱惑的社会使我们丧失理性,我们要怎样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呢?因此霍尔顿的困惑也是大家的问题,需要我们勇于反对现实的不公,抵制诱惑。有的人也说过:“霍尔顿的对立面是“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处于痛苦边缘的“守望者”,我们要以此为戒,避免自己在社会生活中迷失自我。

  2.建立理想,做自己麦田中的守望者

  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追求自己的理想。在寻找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像霍尔顿这样的事情,也会烦恼,彷徨和忧伤,有的还要经历现实和理想的巨大落差。但是这些都是成长过程中必然的选择,不能像霍尔顿一样萎靡不振,要树立自己的理想,尽全力去减少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让生活和内心世界相融合。现在的社会十分复杂,物质水平也在逐步的提升,像KTV,网吧,棋牌室这样的娱乐场所也逐渐增加,很多青少年都丧失斗志在这样的生活中,有的还会堕落到无法自拔的深渊中。所以,我们也要向霍尔顿学习,之前他心中的理想没有磨灭,作为自己麦田中的守望者,不但是为了自身的需求,还是这个世界对守望者的需求。

  综合,从某个层面上来说,霍尔顿是一个正在痛苦边缘成长的“守望者”。如果霍尔顿的内心不能够坚定信念,坚持他自己想要成为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信念,他的意志或许就会被这灯红酒绿的生活所淹没。这也使得现在的青年深刻的意识到:成长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是需要经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成长的经历并不可怕,在这个过程中虽然痛苦,但是也有收获。真诚和善良不会被淹没,需要不断的传承和继续。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守护好自己的天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济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