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新思考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特点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24 08:46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是我国国民教育序列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不仅直接决定着广大高职学生未来人生的走向,而且也间接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繁荣与稳定!文章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单论述,同时对今后一段时间内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加合格的专业化人才进行了积极有效地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特点 主要问题 应对策略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始终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专业型、应用型、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加强高职教育,不仅要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而且还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敦促学生端正态度、稳定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成为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
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从1980 年中国大陆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技术院校———天津职业大学创办之日起,高职院校仅仅走过了三十几年的历程,囿于高校办学理念、管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我国当前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发现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未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是当前摆在广大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重大教育课题!
一、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始终承受着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歧视,由此也直接导致了广大高职院校学生承受着比普通本科学生大得多的心理压力。一些高职学生从一入学起,便被一部分社会群体贴上了“劣等生”的标签,异样的眼光使得很大一部分高职学生的自卑情绪和逆反心理直线上升。此外,高职学生在文化基础成绩、适应能力以及整体竞争素质上都要明显落后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当面对残酷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理想与现实的严重落差时[1],他们的自卑情绪和逆反心理被进一步扩大,如果学校和教师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纠正,就很容易使一部分学生走极端,不仅不能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而且很有可能成为社会安定、繁荣的不利因素!
事实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所有教育阶段都要解决的一个难题,由于高职院校在我国国民教育序列中的特殊性,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相对而言更加突出,这其中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原因。总的来看,我国当前高职院校在组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部分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重视;有的学校专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缺乏高职特色[2] 等等。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从而积极有效地化解我国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困境,是当前摆在广大高职院校教职员工面前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应对策略
关于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这一问题,不少专家和学者都进行了探索。作为某高职院校的教师,笔者长期从事校内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对这一问题也颇有心得。在笔者看来,要想切实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加合格的专业化人才,就要着重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第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调研和实践调研力度,为切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调研工作,才能准确的把握学校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加强调研,就要鼓励相关教师主动申报和承担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项目,就要敦促相关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3],主动发现学生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和整理工作,为接下来统筹解决这一问题做好铺垫。
第二,要严格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控、有效应对”的十六字方针,统筹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防患于未然,加强事前的预防工作,是有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只有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才能切实提高院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水平,从而进一步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健预防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4]。与此同时,要建立起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治疗体系,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防控,积极探索建立自我化解、朋友亲人介入、专业心理教师矫正、医院干预治疗的四级心理干预机制,切实有效地解决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不仅直接决定着广大高职学生未来人生的走向,而且也间接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尽管我国当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但笔者坚信,在各个层级的共同努力下,这一问题一定能得到合理、有效地解决!
参考文献
[1]吴建辉.重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时代教育,2013(11):84.
[2]王斌.浅析当前我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J].参花,2013(20):70-71.
[3]杨应慧,黄志荣.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考[J].职教论坛,2013(17):73-75.
[4]沈文其.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89-90.
胡基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