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物技术发展与生物教育创新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技术也得到的迅速的发展,生物技术不仅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质量,而且解决了我国所面临的一些能源问题。所以,国家越来越重视学校生物教育创新,本研究对生物技术发展以及生物教育创新进行讨论,分析生物教学现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希望对以后的生物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生物技术 发展 生物教育 创新

  随着社会发展,教育改革深化,国家越来越重视学校的生物教育。因为,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目前生物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生物教育的创新,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

  一、生物技术概述

  生物技术指的是在分子以及细胞水平上能够定向操纵或者是改造生物体的技术,它是一门多学科而且综合性比较强的技术科学。在进行生物技术的研究过程中,需要生物催化剂的参与。生物技术包括的学科有很多种,比如生物学、化学、医学以及农学等。所以,准确的生物技术的定义是,基于生命科学,利用生物的特性以及功能,进行新品种或者新品系的设计过程。对生物技术进行分类,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个方面是按照生物学科发展的历程,生物技术主要被分为三种,第一中是传统生物技术,第二种是近代生物技术,第三种是现代生物技术。第二个方面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考虑,把20世纪70年代以前包括有机溶剂、维生素等在内的老工业,称之为传统生物技术;DNA重组和单克隆抗体建立之后的工业,称之为现代生物技术。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从哪个角度考虑,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生物技术都是息息相关的,在传统生物技术基础之上,发展为现代生物技术,所以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

  二、生物教育现状

  很多学校生物教学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老师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由于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老师在授课的时候,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学生只是老师的倾听者,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思考问题以及探索问题的能力。许多老师认为,学生只要在试卷上考出比较好的成绩就可以,动手能力的提高并不重要。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也忽视实验的重要性,不会主动亲手做实验,而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良好的成绩,背诵实验原理以及方法等内容。

  生物课堂上追求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但是很多学校的生物教学只重视教学结果,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教学过程中探索问题环节。很多时候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用阅读科学代替了做科学,导致学生实验能力比较差。除此之外,老师一味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却忽视提高学生研究问题与讨论的能力。从而导致学生机械性记忆生物相关的内容,对生物概念的理解也具有片面性。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只能了解到生物知识的表面,却不了解其深层次的含义。最终,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明显下降。

  三、生物教育创新

  针对上文分析的目前学校生物教育现状中的不足之处,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生物教育创新,从而提高生物教育的质量以及效率,促进生物教育的快速发展。生物教育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创新、课程目标创新、课程结构创新、课程教学创新等。生物教学创新的根本出发点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要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状况,重视科学探索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改进措施。

  1.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

  生物教育创新,应该从教学观念改变开始。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以老师为主体,老师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样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所以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主,多让学生参与动手实践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探索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样式的教学方式

  生物教育创新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学方式的创新,老师应该在课堂上采取多样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以及热情,而且还能够实现学生生物成绩的均衡发展。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生物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自我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团结精神。

  3.重视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实验教学在生物教育创新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一些学生会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对一些生物概念的理解比较困难,对其产生一些错误的观念。所以,应该借助生物实验中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生物实验课上,学生可以观察到真正的生物现象,还能够对生物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诠释,所以,老师应该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多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过程中,并且要培养学生科学的行为习惯以及严谨认真的研究态度,从而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生物学习。

  4.利用生物技术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新课标教学内容中,涉及到很多现代生物科学知识。在课程教学部分增加了一些生物科学进展相关内容,如细胞分化与衰老、细胞癌变以及绿色食品等。这些生物科学知识的增加,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生物技术知识,吸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热情。在实际的生物教学过程中,举出一些利用生物技术改变人类生活的例子,比如“乙醇汽车”的研究,单纯用乙醇作燃料的汽车已经在美国和日本研究出来,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促进生物教学的快速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介绍了生物技术的概述,并且提出生物教育现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之后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主的教学观念,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老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利用生物技术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生物教育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慧超,崔英爱.谈对生物技术发展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1).

  [2]贺清兰.生物技术与农民富裕简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17).

  [3]李雪冰,鲜健,陆珊.生命科学的发展与中学生物教育[J].技术与市场,2007(07).

  [4]朴敬爱,朴君,姜长阳.当前高师本科生物教育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05).

  陈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