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实践证明,学生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他们各方面的学习。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教师要不断地指导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阅读兴趣,总结阅读方法,形成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 课外阅读 实施策略
一、多管齐下,争取家长支持
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不同,家长的文化素质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多管齐下,争取家长的支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将阅读活动落到实处,提高阅读的效益。教师可以通过平时与家长的交流或是家长会等机会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益处,也可以请有经验的家长现场介绍如何指导孩子课外阅读的经验。
二、营造氛围,培养阅读兴趣
教师首先必须在班级、家庭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用兴趣这把金钥匙开启他们的心扉,引导学生畅游书的海洋。
1.师生共读,激发兴趣
语文教师与学生一道潜心阅读,共同汲取知识的营养,不仅仅是为学生树立了榜样,用自身的阅读热情去感召、引领学生,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亲自读书给学生听,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以自己的阅读兴趣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自己的阅读热情去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
2.亲子共读,因势利导
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曾告诫人们说:“大人一定要做好榜样,让孩子看见你天天看书,如果你能和孩子同时看书,效果会更好。”亲子共读,就是让家长从督促者转变为参与者,家长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用爱和榜样来示范,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因势利导,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就能引领孩子走上幸福的书香人生。亲子共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大声读书给孩子听、边读边游戏、读后聊天等。只要家长做个有心人,总能找到开启孩子阅读大门的钥匙。
3.学生共读,相互促进
学生共读,是指在一起读书,共问阅读一本书。有的学生在家阅读十分钟就坐立不安,而在班级里却能静静地阅读整整一节课,这就是学生一起阅读营造出的读书氛围感染了他们。学生共同阅读一本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随时随地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行之有效的交流,交换读书笔记,分享阅读感悟,交流读书经验,并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有效评价,不断激励
课外阅读评价具有导向性与激励性的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读书,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课外阅读评价形式虽多样化,但简单有效是衡量评价优劣的唯一标准。在众多的阅读评价形式中,我觉得“阅读星级”的评价目标最明确,有梯度,有激励措施,操作性强,值得广大教师效仿。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及阅读书目的特点,制定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基本要求为一星级,再高一点的要求为二星级,以此类推,逐渐提高,螺旋上升。学生得到“星”的同时,会得到各种奖励。这样,通过有效的阅读评价,为学生课外阅读注入不竭的动力,激励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行。
三、加强指导,提高阅读效益
1.变课外为课内,确保阅读质量
课外阅读,顾名思义,应在课外进行阅读。然而事实证明,由于小学生阅读能力及阅读习惯没有形成,课外阅读就像计时的沙漏,注进去,漏出来,到头来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阅读质量很难得到保证。课外阅读质量得不到保证,那课内阅读质量又如何呢?课堂上,教师删除没多大价值的知识点,删除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删除繁琐的讲解,删除无效的练习,取而代之的是强化朗读,强化阅读习惯,强化积累,强化学以致用。课内阅读的有效指导,使得学生能高质量地完成阅读任务,达到“鱼和熊掌兼得”的最佳效果。
2.制定读书计划,培养读书习惯
对于怎样指导学生阅读,有的教师心中无想法,更不用说制定班级读书计划了。平时,教师仅仅简单提出要求,就让学生每天阅读课外书籍,但究竟读什么书、怎么读及学生读没读、收效如何等,教师很少具体过问。这样,小学生阅读的黄金时段就白白流失了,实在可惜。
(1)读书要有目标。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对生活的目标有过一段精辟的阐述:“要有生活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生活要有目标,读书更要有目标,要保证目标的实现,就要有长远的读书计划。
(2)读书更要有计划。
我在指导学生阅读《伊索寓言》时,曾帮助学生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读书计划,因为目标明确、有计划、有督促,因此取得了较好的阅读效果。读书计划主要内容如下:①阅读目标。一级目标,按计划读完《伊索寓言》并能做到及时批注,坚持每天复述一则故事;二级目标,摘抄积累,反复诵读,讲究实效;三级目标,完成两篇读后感;四级目标,扩写两则寓言故事;五级目标,对感兴趣的故事反复诵读,并创作两则简短的寓言故事。②阅读时间。我计划每天坚持读书()分钟,大约读()页。③家长寄语。重点记载学生在家的阅读情况。
3.传授读书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古人云:“授人以鱼,一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只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学生读书的指导者,教师要有意识地传授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1)“多翻”读书法。
鲁迅先生在《随便翻翻》的短文中专门介绍了这种读书方法,这种快速浏览的读书方法,能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
(2)批注读书法。
批注式阅读是阅读的方法之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3)隔时读书法。
隔时读书有助于记忆,有助于加深理解,有助于获得新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笔者坚信,针对学生课外阅读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指导策略,切实提高课外阅读效益,既是语文教学增效减负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朱进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