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立

  摘要:大学英语教师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体和中坚力量,科研工作相对薄弱。教师评价体系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有着重要作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教师评价体系和强大的网络课程评价之间形成了空前强大的张力,使得教师在这一张力中困惑和无所适从,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的建立则为大学英语教师指明发展方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空间,使得教师能够跟上时代的变化并在这一变化中谋求发展。

  关键词:教师评价体系 多元化评价 网络环境

  随着网络及自主教学环境的建立,在慕课、微课堂和网络课堂等新型英语学习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一方面要按部就班地完成学校制定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应对网络学习带来的新的挑战。大学英语多元化、网络化的教学模式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建立基于激励目标的合理的、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成为大学英语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大学英语教师评价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教师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 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系统描述, 并做出相应价值判断的活动。[1]高校对大学英语教师能力的评价, 传统上主要采用专家组听课评教与年度或聘期内科研量化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这样的评价考核方式对每位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进行量化,在督促教师推进教研结合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也有利于加强学校教学和科研管理,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大学英语教师评价体系的定位存在偏差

  大学英语教师评价体系的定位关系到高校大学英语基础学科的合理发展的方向,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能激励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能力,完善学校的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完整的教师评价不仅包括基本教学任务评价、相关科研的考核,还应该包括教师绩效评价、再学习能力评价、态度评价、个人能力评价、多媒体及网络技术评价以及教学创新评价等。评价内容应全面反映高校对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要求,并为教师提供可行性发展空间。

  传统课堂教学听课评教活动强调对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鉴定和选拔功能, 忽视评价的交流、反馈、激励和补充功能;并且评价结果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教师对评价者单一的评价多持保留态度。这种评价方式的结果是少数符合某种评价标准的教师能够被选拔,却无法调动大多数英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评价结果常常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感受和要求,甚至专家的意见往往和学生的听课效果相背。由于缺乏交流反馈,许多教师在听评课后也未能按照评课专家所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正。与此同时,对科研的要求更是将本来就以课堂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师置于超高压负荷中。对于全校课时量最多的大学英语教师,学校并未真正意义上为教师创造科研条件,而教师却不得不为了考核和职称发表论文,并大多数教师在这种评价体系中疲惫不堪。

  这种定位纵然使学校管理工作相对简化, 有利于强化高校工作的目标和相应的制度规范, 对教师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但实际完全将教师置于被监督和管理的被动地位,忽视英语教师诸多心理需求, 存在着误导和扼杀创新的弊端。

  2.评价内容和评价手段的单一化

  课堂教学的评价通常包括教学文件的规范化、教师授课的精神是否饱满、教师是否有足够的感染力,提问是否能引发学生深层思考、学生上课是否有相应的回应、授课内容是否和教学日历一致、授课时长多少、运用了哪些教学手段等,由专家组打分评价。这种机械的、量化的评价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评价者的主观性,却极大限制了教师课堂拓展性和教师的主体性,教师只能在规定时间内程式化、统一化、整齐化地进行课本内容的讲解。科研的要求更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不问科研的质量,也不管科研的实用性,只要发表足够数量的论文即为合格。这样的评价通常只反映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外在显性结果, 没能关注教师本身在教学过程中所做的课堂规划和创新课堂的发展,忽略了教师的主观性和创新性;同时,忽视了师生之间交流的多元化方式和教师对学生之间可能产生的长期潜在的影响等诸多内容。

  由于评价内容的局限将大学英语教师工作中更多的可能有价值的内容排斥在外,严重影响了其教学创新和自身潜能的发挥。教师评价体系的单一化缺乏对教师的主体地位的尊重,使得教师丧失了作为教师原本应有的教学科研主动性。同时,基于网络学习环境体下的网络评价又要求教师拥有先进的计算机知识,重视再学习,补充专业知识。总之,传统的大学英语考核及评价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桎梏和枷锁,多元化的、科学的、合理的、激励式的大学英语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亟待建立。

  二、网络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多元化评测体系的建立

  1.网络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的背景及内涵

  随着网络平台极大发展,90后学生的学习方式深受慕课及微课等网络课程影响。2012年强势袭来的慕课在线学习平台更是彻底凿开大学的围墙,拉响了大学教育改革之钟,教师和学生同时被卷入改革的狂潮[2]。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育发生巨大变化。教师作用发生巨大变化,由传统教学中讲授者、灌输者转变为信息收集提取者、参与者和分享者直至合作者,授课方式从灌输变成对话。

  在这种背景下,英语教师亟需转变自己的角色,主动接受新时代带来的巨大的学习机会。高校也应突破传统的评教模式,把教师终身学习纳入到教师评价体系中来,鼓励学习型的、创新型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的建立。

  2.网络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主体性的建构

  面对网络教学的冲击,教师的作用从显性变成了隐形,由台前走向幕后。在这种转变中,首先要考虑教师的心理变化和接受能力,因此必须确立“以教师为本,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的评价新理念。巴赫金指出:“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3]传统的教师评价体系中,教师处于权力话语的边缘。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评价首先应该有“两个声音”:教师在评测体系中应该拥有对话的权力,而不只是处于被动的监控之下,这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师评价体系开展的基础。

  有鉴于此,需要建立以理解和对话为基础的教师评价体系。大学英语教师由于其职业具有创新性、复杂性和示范性等特点,对教师产生长久激励作用的因素更多来自于工作本身,愉悦的工作体验能真正促使教师长期不懈地努力。对英语教师的评价首先要了解教师的需求,同时要兼顾教师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教师对课堂的驾驭权和自主权,对教师考核实行教学能力形成性评价。教师评价应把教师的成长与持续发展作为评价的目的, 在评价过程中提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积极倡导富有人性化的评价内容和方式, 尊重教师的人格,为教师的发展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和氛围,将教师作为评价主体使其能积极参与评价,改变原有的客体被动地位, 重视激发教师工作的内在驱动力, 这样才可能让教师将评价中的各种外在的制度、规范内化为教师主体的自觉追求。此外,还应注重在教师评价过程中倾听教师的声音, 并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以达到促进教师反思与提高的目的。

  3.将教师的终身学习体系纳入到教师评价体系中

  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对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研究甚少,教师多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在日新月异的网络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应该适应90后学生的学习模式,学习精英大学的授课理念、授课方法、包括精英大学的评价体系,接受诸如慕课、微课堂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学习网络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并收集和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

  新的网络环境对现代大学英语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为教师学习提供平台,鼓励教师参与到最新的学习体系中,因此就必须将教师的终身学习纳入到教师评价体系中来。这样的评价体系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教师有更为长足的发展空间,提高教学效率并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4.采取多元化的大学英语教师评价方式

  网络环境中,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应该是多维的、立体的评价,而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考核。因此,应该构建一整套以鼓励教师内在积极性为首要条件的全新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应该是动态的、交流式的、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在以下两点:

  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的基本层面是教师。教师是整个评价体系的核心,也是对自己教学和科研工作评价最直接、现实的主体。教师自我评价,有利于加深对自己职责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表达教师的基本诉求,并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也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内在动机再次有利于形成民主的评价氛围, 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

  建立以教师中心的多项交流反馈体制,包括教师与教师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信息反馈、教师的终身学习体制、高校以研促教的大的科研框架、教师与学校统一规划的反馈交流、教师的创新型能力等等。这样的评价体制是滋养式的、交流式的、共同进步式的,而不是要把教师和教学科研相对立。教师间的探讨、交流和学习是教师相互提高的重要途径;教师的终身学习机制有利于教师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和技术,促使自己持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技术,跟上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步伐;学生评价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学生的反馈对教师教学和科研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鉴于大学英语学科发展的高度统一性、科研困难等特殊性,学校应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统一规划,为教师科研提供更多平台和渠道,由学校或学院带领教师共同完成相关科研,让所有的教师都能参与到真正的教学科研中来。

  5.建立动态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型的大学英语教师评价体系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师评价侧重终结性评价,通常以年度或聘期考核为阶段,以课堂听课和论文数量为衡量的手段和方式。这种终结性评价方式存在偶然性和巧合性,并不能真正反映一个教师所付出的全部心血,也不能真实反映一个教师的科研能力,还容易造成了评价目的和评价效果之间的脱节。完整的教师评价体系应能衡量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进步,并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进行历时的分析与调控,应该能给予教师更多反馈和指导,从而形成教师不断进步的空间。动态的评价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注重形成性评价,肯定教师的成果、付出和价值,注重教师自身的学习潜能提升,形成以教师为本的激励式的人性化的教师评价体系,力求全面、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使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二是强调评价的可持续性,要充分听取教师、学生提出的合理的建议,不断完善补充该评价体系;三是评价要从发展的角度出发,鼓励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特长、鼓励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手段, 鼓励教师教研结合,为教师提供尽可能的科研机会和平台,做到真正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能力的逐步提高。

  总之,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多元化考评体系应充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和积极性,加强教师新技术的学习和培训,并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改革,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有效结合,合理加入学生综合评价改进教学评价的现状, 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英语教师课堂内外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多元化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应该是动态的、多维的、开放的、可持续的和发展的。

  参考文献

  [1]李润洲、轩兰珍, 教师评价的局限与超越, 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3期22页。

  [2]李曼丽.http://zqb.cyol.com/html/2013-05/23/nw.D110000zgqnb_20130523_2-03.htm

  [3]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P340

  武娟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