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目标全面推进院校教育改革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院校教育,军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02 16:03
习主席强调指出:“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建设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人民军队,最重要的是培养和造就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院校教育是军事人才生成的主阵地,必须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目标,紧贴任务需要和人才需求,不断深化院校教育改革,切实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坚实人才储备。
一、坚持以人才需求为牵引,积极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改革
学科专业是院校教育的框架和基础,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培养都依托学科专业这一基本平台展开。当前,多数院校在探索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基本上是立足原有学科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的规格与需求对原有的学科专业进行调整,这种调整表现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为对教学内容的精简,引入专业前沿理论与先进专业技术成果等。在教学方法上,突出了学员在教学上的主动性,加强了实践性教学内容。但这种调整没有从根本上建立基于任务和岗位需求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影响和制约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目标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改革,院校应坚持“着眼需求、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注重效益”的原则,根据人才需求和培训任务的变化,深入分析自身任务特点和学科优势,对与部队作战训练需要或未来战争发展趋势紧密相关的优势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重点学科专业进行有效拓展;深刻把握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新型作战力量建设需求,对原有学科专业的内涵进行充分挖掘,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寻求学科专业新的生长点;适应信息化建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完善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科专业教学保障体系,抓好学科理论专著、课题、课程和教材升级等软件方面的配套建设以及实验室、网络室和教学实习基地等硬件方面的配套建设,提升学科专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
二、坚持以任务实际为参照,不断推进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积极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是院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目标推进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必须强化实战化和信息化观念,确立“教为战”、“学为战”的思路,坚持“准备战争、紧贴战争、打赢战争”的原则,按照贴近未来军事斗争准备、贴近部队训练实际、贴近学员岗位需求的标准,构建突出创新理论、前沿理念和信息化知识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体系。一是要坚持把国际形势的新情况,世界军事变革的新变化,军队遂行作战的新任务,军事斗争准备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作为推进教学内容改革的突破口,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征求总部机关、基层部队对于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构建各类学员能力素质模型,制定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衔接紧密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要着眼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行动的特点规律,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突出主干课程,拓展基础课程,加强信息化课题,推进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战、心理战等核心课程建设,努力实现从按有设课向按需设课转变。三是要紧贴军事变革需求和专业领域前沿,抓好教学内容动态更新,及时把党的最新军事理论成果、信息化建设运用实践、新型武器装备发展状况等内容纳入课程内容体系之中,切实增强教学内容的前瞻性、指向性、实践性。
三、坚持以任职能力为根本,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模式改革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根本途径。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目标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就是要以创新教法为切入点,不断创新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教学手段,探索灵活多样、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一是要转变方法研创仍是以教为主的惯性思维,确立“导研为主,教学互动”的理念,大力推行专题式、案例式、研讨式教学,综合运用专题辅导、课堂讲座、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主题研讨等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员进行科学研究创新、学术创新和学习创新,培养学员科学精神和思维方式。二是要确立“开拓视野,强化实践”的理念,大力推行实践式、开放式、联合式教学,着眼学员知识和能力的转化,紧贴学员任职岗位需求,创设课上与课下紧密融合、校内与校外紧密结合、院校与部队紧密联系的联合教学、联合培养、联合攻关等制度机制,利用现地教学、参观见学、任务锻炼等时机,实现理论与实践、课堂与战场、院校与部队的对接和融合。三是要深化研创方法向信息领域拓展延伸的创新思维,确立“信息主导,贴近实战”的理念,大力推行网络化、信息化、模拟化教学,利用计算机虚拟训练系统,开展兵棋推演、模拟训练、模拟指挥、模拟协同、网上对抗等教学活动,促使学员理论向实践转化、知识向能力跃升。
四、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继续推进教学质量监控改革
教学质量监控是指根据预定的标准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测和调控,确保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以及最终结果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并且向良性方向发展。推进教学质量监控改革是提升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举措。教学质量监控包含两条主线:一条是教员教学活动的质量监控,另一条是学员学习的质量监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目标推进教学质量监控改革,对于教员层面来说,就是要建立教员量化考评制度,建立学员评教制度,建立教学改革督导和教研室激励的双重促进机制;建立高职教员末尾淘汰制度。通过建立这一系列制度,激发教员参与教学、科研活动的热情,强化教员“教为战”的意识。对于学员层面来说,一是要更新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培训类型和学员成分,制定下发《学籍管理暂行规定》、《学员学习科研奖励表彰实施办法》等,坚持教管结合,制度约束,以规范和促进学员学习活动。二是要健全完善考试考核制度,大力推行部队与院校联合考核模式,完善充实试题库,加大应用型题目比例,灵活运用案例考核、答辩考核、作业考核、题库抽签考核等方法,采取笔试、机试、口试等形式,使学员的考核由一次考核到多次考核、单纯考理论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考试与结业考试相结合,更好的满足岗位需求和部队需要。三是要健全完善学员全程淘汰制度,严格按照一定比例实施末位淘汰,对课程考试不及格或者严重违反校纪规定的学员及时进行劝退,研究生学员综合素质未达到毕业要求的延期毕业或者取消硕士学位授予资格,切实强化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和内动力。
皇甫传杰 赵丽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