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农村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当前,农村学校师资及教学条件与城市学校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与城市学生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但农村有着与城市完全不同的特殊的生产、生活的场景和环境,学生所掌握的和了解的知识与城市学生存在一定的不同,我们应当从这些独特的、学生所熟悉的知识和内容入手,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重视生活中素材

  生活实践是学生作文素材的重要来源,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社会,让他们明白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如在要求描写一处风景作文教学时,学生大都生活在农村山区,长这么大几乎没有走出过农村,也没有见过什么风景名胜,让他们些什么呢?笔者想到了孩子们天天上学都经过张河桥,虽然谈不上名胜,但切切实实是孩子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风景。于是,我带着学生们来到桥边仔细观察张河桥,孩子们兴高采烈摸石柱、数桥墩,调动各种感官感受张河桥。回到课堂上我又组织学生们说过程、谈感受,之后,让他们把所看到、所听到、所想到的写下来,学生们通过亲身感受觉得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孩子们在娱乐中完成了作文,教师也倍感轻松。

  二、重视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从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着手。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反映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不知从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其实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难。根据笔者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来源于题材熟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多写一些喜闻乐见、自己熟悉的事情,表达学生自己真实的情感。为此,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安排学生题材较为熟悉的来描写。笔者在农村教学,针对这一环境笔者常常布置一些描写帮助父母采摘苹果、干农活的习作,但如果要让城市的孩子写这些作文,因为不熟悉孩子们只能望题兴叹,更谈不上写作兴趣了。通过描写熟悉题材作文的锻炼,不仅使学生们提高了写作兴趣,同时潜移默化的掌握了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在今后描写其他题材时也就能够驾轻就熟。

  兴趣来源于年龄特点。例如在《编写童话故事》教学时,我结合孩子们喜爱动物的性格特点,让他们画出喜欢的小动物的图片,并讲出为什么喜欢该动物、该动物有什么特点,之后根据该动物的特点充分发挥想象,讲讲它们会发生的故事。学生的兴趣浓厚,寻找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展开想象,很快就完成了习作。抓住学生们年龄阶段的性格特点,使学生们敢想、敢说、敢写,从而也就达到了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目的了。

  兴趣来源于亲身经历。作文切忌胡编乱造,但是由于有些题材孩子们没有条件亲身经历,那么在习作当中只能想当然的去写,不但言语匮乏,内容空洞,而且极大地打击了孩子们写作的兴趣。在班级里,学生家庭条件各异,如有的孩子随父母坐过飞机,看过大海,登过高山,有的则从没出过远门,若教师让学生写大海、高山之类的文章,一些学生就无法可写。为此,教师可出半命题作文,如《我第一次……》或《我爱……》,让学生去补充完整后再去写。

  三、注重平时教学,做到学以致用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 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打工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 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切写作来自于生活。老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生活要善于去观察人物、观察社会、观察自然、观察事物。还要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实践中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地观察,从而提高观察效率和洞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习作的条理性。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教学生认真观察,仔细琢磨、充分讨论,然后在做有序记录。也可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观察、思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重点之处加深印象,更用利于学生写得具体,写得详实。教学生做有心人,能够把身边的事,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把它当做素材积累下来,并把这些看到的、听到的、自己感兴趣的事或简单、或详细地记录下来。时间久了,就会积累出很多的写作素材,就不会再愁没东西可写了。同时也让学生从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五、体验乡情亲情,赞纯朴民风

  城市里因种种因素,还较多地存在着“对门老死不相往来”现象,但农村却广为流传着:“邻里好,赛金宝”这句话——农村人特别重视邻里之间、乡亲之间的感情联系,其间蕴含着纯朴的民风。和睦相处之情,尊老爱幼之德,勤俭节约之风等等,这些方面生动的事例层出不穷,活生生地就发生在同学们的身边。农村那一年一度的春节、一家团圆的中秋节、飘着粽子香的端午节……男婚女嫁,移风易俗等等,无不带给同学们许多欢乐。这些都是同学们喜闻乐道的,抓住节日的契机,或借助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而不由自主地赞之于笔端。

  总之,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

  参考资料

  [1]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2014,(01).

  [2]张慧娟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几步曲[J].大观周刊,2013,(11).

  [3]高小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初探[J].新课程学习,2013,(08).

  教学实践

  诸葛荣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