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教师的人格魅力

  摘要:教师本人的世界观、人生哲学以及品德修养,教师对社会事物所持有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向受教育者施加多方面的影响,启迪、诱发着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及至理想抱负。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定会在学生心灵中形成一个瑰丽的光环,当在学生身上看到这个光环发光的时候,我们也许就会真正感受到自己作为教师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人格魅力 影响 情感体验 价值

  古人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本人的世界观、人生哲学以及品德修养,教师对社会事物所持有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向受教育者施加多方面的影响,启迪、诱发着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及至理想抱负。

  《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履行的第一条义务是“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它把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与遵守宪法、法律相提并论,足以证明教师的政治修养、教师的榜样作用何等重要。

  赫尔巴特说过:“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可见,作为教师本人的德行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教师的品德修养是社会道德体系的一部分,同时肩负着引领青少年道德修养的重任。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我们的知识、品德都是从众多老师的言传身教学到的。乌申斯基指出:“教师个人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

  学生在校学习,往往把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化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仿效的板样。因此,做为一名老师就要严于做到,身正为范,以自己的良好形象、人格魅力来教育和感化学生。何谓人格魅力,我想:远大的理想、诚实善良的品质、勤奋好学的精神、礼貌待人的素养,综合起来,就是一位老师应该具有的人格魅力吧,而这样的人格魅力也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修养,认真地钻研业务,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每一位学生,对学生具有诚心、耐心、责任心。这样的老师,学生们也往往会很快倾心他,乐于接近他,更愿意接受他的教育。他也一定可以教育出正直、善良、诚实的学生。所谓“乐其师,信其道”就是这样的道理。

  北大的老校长蔡元培,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还是尊重学生的楷模。当年校方要求学生入学必须出具推荐信。有一学生即将入学,只是举目无亲,无推荐人,亦无推荐信,他对此规定非常不解,出于义愤,便给时任校长的蔡元培写信,提出质疑。蔡元培很认真的读完来信并亲自回信,称这位学生为“先生”,说他提的问题很有道理,并且告诉他应该如何解决。学生接到回信之后,热泪盈眶,后悔自己的过激行为,对校方表示理解。他没想到一个教育家、校长会这样平易近人,竟称自己为“先生”。

  同样是北大的优秀教师——孟二冬。孟老师二十几年如一日,潜心学问、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热爱学生,默默地、一丝不苟地履行着一名教师的职责,每天从事着教师的平凡工作:读书、写作、教书、育人。正是在这普通、平凡的岗位上,他为我们展现了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在他的身上闪现着当代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无穷的,作为教师应重视自己的人格魅力的修养,懂得怎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从情感体验上受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教师要以真挚的爱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爱心,是伟大的情感,是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的开始,是教师敬业、爱岗、奉献精神的内动力,是教师积极、认真工作的“催化剂”。教师的爱心有助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培养。教师尊重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学生会更倾心于老师,更加乐于接近老师,更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使学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态下接受,才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教师要以高尚的品质去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大公无私、诚实守信、和蔼谦逊、勤奋敬业、团结协作等品质,可以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接触中,受到感染和启示。尤其是当今社会,在一个班集体中,大多数学生个性都比较突出,而这种突出的个性,多是自我意识太强、专横独断的表现,需要教师以成熟的道德品质去平和、去中和、去协调、去感染。这种影响产生的效果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代替的,它会让学生心中形成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价值判断。

  再次,教师以优雅的行为去潜化学生的习惯。优雅的言谈举止是一个人气质美的表现,也可以说是内在美的外化,作为教师应在这方面努力严格要求和完善自己。身教重于言传,一个着装大方优雅、言谈风趣、表情丰富、举止得体的教师往往给学生“美”的感受,使不少学生产生“偶像感”,不自觉地接受教师的影响和教育,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最后,教师以渊博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会促使学生“乐其师,信其道”,但当教师的“道”不精深时,学生势必会产生怀疑,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人格修养,达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渊博的知识不仅是书本知识,还应包含能引导学生轻松愉悦地接受新知识,在学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方法。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遨游知识的海洋时,他们会感到浩瀚无比、缤纷绚丽,也定会激起他们刻苦奋进、扬帆前行的豪情壮志。

  我们崇拜伟人,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在他们所从事的领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更重要是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我们心灵受到威慑。我相信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定会在学生纯真的心灵中形成一个瑰丽的光环,当在学生身上看到这个光环发光的时候,我们也许就会真正感受到自己作为教师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

  [2]《教育心理学》张景焕

  白金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