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生口头表达,实现语文特色教学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语文,口头表达,特色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03 08:25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可以从多方面训练学生的基本功,同时,也会为教者的教学方法多样化添砖加瓦。形成特色教学。
关键词:语文 口头表达 特色教育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程标准要求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更多的教学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教法,解决教学中的不利因素。重视口头表达有利于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那么口头表达究竟有哪些作用呢?笔者认为:口头表达能力比文字表达能力更重要、更直接、更实用。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办事效率的高低,待人接物的恰当与否,往往与其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语文教学在继承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联系社会现实,拓展自己的市场视野,着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要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必须在语文课堂上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对培养阅读兴趣,扩展视野,拓展知识领域,而且可以强化理解,强化记忆,增强自信心,加速知识向能力方面的转化。可见,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材、成功至关重要。笔者就一下方面谈点感受:
一、重视口头表达,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语文教学的引入中,如果教师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入课题,并且考虑要让学生说出答案,也许会有许多学生争先恐后抢着举手回答,使学习的气氛一下子提升,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日月谭》之前,教师说:“今天我带同学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它在我国的台湾省,不知道同学们谁知道“日月潭”有什么的特点?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会争着举手抢着回答,不知道的同学也许会用以往的方法赶快去阅读课文。待一会儿,教师有意指名用说一说的方式会把学习的正题引出来。这样不但给了学生说话的机会,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许还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重视口头表达,可以促使学生通过分析识记所学的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提出新问题,贯穿在引导、观察、分析、总结规律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针对问题动脑思考,引导学生说话,就会不断地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加强学生的记忆。从初学识字起,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观察字形,辨析字义,通过编字谜等方法,使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完成组词和造句等训练,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学习生字“裁”时,引出“栽、载”,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各自怎样组词?答案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出来,说不出答案来的同学也会注意到别人是怎样说的,老师又是怎样解释的。在分析字形的过程中字义也会弄清楚,自然会记住它们。
三、重视学生口头表达,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就是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其中口头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能力,用词造句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是必不可少要培养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巧设教学环节,注重训练学生分析字形字义,用词造句,回答问题,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口头作文等对学生的各项能力都会有所发展。因此,如果在教学中重视这些环节,会促使学生将知识努力向能力方面转化。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借助课文中特殊的语言形式,精心为学生设计说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可让学生练习用“起初……后来……接着……”“到处……到处……有的……有的……”句式练习说话,让学生学会动静结合地表达,并掌握排比句式的用法。教学《长城》一文时,可让学生按“站在……看着……扶着……很自然地想起……”的句式练习说话,指导学生按“所见—所闻—所感”顺序连贯有序地表达。
四、重视学生口头表达,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生动的故事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它不仅能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佳作中隐含着作者的灵性思维,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读说写结合点。教学时,教师应立足文本,创设语言表达的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鼓励思维的创新。如教学《妈妈的账单》一文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想象拓展训练:“如果你是小彼得,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角色互换,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凡卡》一文后,可让学生想象凡卡睡醒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及自己想对凡卡说些什么,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续写《凡卡》的故事。通过这些拓展想象训练,学生的思绪能够自由飞翔,表达的内容和形式也精彩纷呈。
五、重视口头表达,可以使学生感悟人生,进行情感体验和表达
语言本身可以直接表达人的复杂情感,如果再配合以恰当的声调(如声音的强度、速度、声调、旋律等),就可以更加丰富、生动、完整、准确地表达人的情感状态,展现人的文化水平、价值取向和性格特征。语文教学要利用情感教学,通过词句的感情色彩,文章表达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感悟人生,进行情感体验,收到情感教育。还要让学生能将情感表达出来。这就变为学生的一种能力。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往往是肤浅的,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在教学中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学生就会理解得深刻,体会到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并组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为学生作文也打下了基础,这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例如:如学习《小熊住山洞》这课时,学生有疑问:小熊为什么一年四季都住在山洞里?因为小熊爱护环境。它舍不得去砍树造房子。面对小熊爱护环境的行为请同学们说一说心中的话。如“小熊,谢谢你这么爱护环境。”“小熊,我也要像你一样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学生通过情感表达,体悟出作品更深的思想感情,使情感与思想认识结合起来,达到情操上的升华。
结束语
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多说多练。有助于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说什么,怎么说,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而且形成一种特色教学。但是,口头表达的教学方式不能牵强附会,要因势利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⑴、马煜,“创新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J﹞,甘肃教育社,2013(23).
⑵、汪凯明,“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J﹞,甘肃教育社,2014(04)
⑶、张宗林,“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提高汉语表达能力”﹝J﹞,甘肃教育社,2006(3)
蔡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