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教育,深入了解,班风建设,培优补差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03 09:19
摘要: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教育就成了重中之重。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教育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在当今社会里,教育体制在不断革新,而学生的差异性也很大,这些都对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怎样做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我想这得从班主任工作谈起,从教师工作谈起。
关键词:教育 深入了解 班风建设 培优补差
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今天,教师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师的所作所为,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关系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班主任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份子,又是和学生关系最紧密接触最多的人,也是最能影响学生的人,因此,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学生素质的高低。班主任该如何着手班级工作呢?
一、了解学生
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只有深入了解、研究学生,才能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行为倾向,身心发展水平的趋势,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正如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想从各方面教育人,那么他应从各方面首先了解人。”作为班主任,既要了解研究每个学生,又要掌握班集体的动向,比如班级男女生人数、家长职业分类和所占比例,独生子女比例、经济状况等。或学生的健康情况、思想品德情况、各科学习(学习态度和成绩等)情况、气质特点、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意志性格等情况。要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了解个体要从全班总的情况为背景,而了解集体又要以个体情况为基础,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了解研究学生要全面深入,而不是了解片面的、一鳞半爪的情况;要经常地了解研究学生,而不能一次完成或一劳永逸。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真正掌握学生发展变化的动态情况和思想脉搏,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和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实现因材施教和创造性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作为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各种群体活动之中,无论是正式群体或是非正式群体,多与中心人物接触。当然也要意识到非正式群体消极的一面会严重影响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如有的过分热衷于小群体的活动而不关心集体;有的具有排他性,搞不团结;有的则迷恋吃喝玩乐,甚至恶作剧、违法乱纪等。作为班主任要正确引导,看到非正式群体积极的一面是主要的。要关怀它、尊重它,而不是非难、歧视、打击它,这样容易形成敌对力量。只有善于引导,使其目标与集体目标一致,把那些在非正式群体中涌现出来的有威信的,有能力的学生选择出来,担任集体中的适当工作,就能积极发挥其作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班主任才会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和尊敬。
二、班风建设
班风是班集体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的反映,它包括学习态度、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纪律表现、生活作风、卫生习惯、劳动态度等都可以形成一个班的独特风格。而良好班风一经形成,对班集体每个成员将会成为巨大的约束力和教育力量。这种良好的班风巩固和保持下来就是班的传统。优良的传统一旦形成,就会使每个成员对集体产生自豪感、荣誉感,自觉地履行和维护班集体的优良传统。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培养优良的班风传统,大体做法是:讲清道理、树立榜样、严格要求、反复实践。而且要善于将优良的品质和风尚在同学中宣传、扩大、巩固、反复实践,使之得到班集体的支持和认同,进而发扬光大,形成班风、传统。
班主任除了要注意班风的培养之外,还要注意正确的舆论导向。集体舆论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是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正确的舆论对不良言行起限制作用,对良好行为起鼓励作用。班主任要通过语言说理、榜样示范、情景陶冶、活动锻炼、品德评价等几种方法来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其关键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同时还要利用墙报、专栏、班会等舆论工具来指导舆论,讴歌真善美,打击假丑恶,扶正压邪,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通过民主生活制度,培养学生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地坚持正确的言行、克服错误的言行。
三、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
班主任除了做好上述工作之外,还要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应善于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做好个别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首先谈谈优等生的教育。这类学生尽管学习努力、遵守纪律,但思想深处也常常隐藏着疵点。如对批评持无所谓的态度,不愿承担社会责任,放松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不关心政治,不参加集体活动。为了表示不同凡响,往往表现出“众人皆醉,唯其独醒”。所以班主任对其不能放松要求,姑息迁就,要高标准、严要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要教育他门懂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使他们永不自满,永远前进。
中等生常常被师生遗忘,其思想顾虑较多,表扬不敢攀,批评少沾边,不前不后,甘居中游。班主任要善于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抓住其思想斗争矛盾的焦点,积极引导其学先进、争上游、不断进步,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对于后进生虽然人数较少,但能量不小,危害性大,要特别注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的无限多样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关心爱护,而不是嫌弃、歧视和疏远他们。只有热烈真诚的爱,无限的关怀与他们建立起感情上的联系,逐渐使他们感到可亲、可近、可信,才能消除师生的对立情绪,把班主任的教育看作是对他们的帮助而接受他们的教育。学生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班主任工作更是点点滴滴地积累,对于后进生尤为如此,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耐心地为他们补课,指导学习方法,使他们能树立起学好的信心。随着知识的增多,分辨是非的能力增强,成就感就会树立,他们的道德面貌和思想境界也会随之变化。
总之,班主任工作作为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它需要爱心、耐心,不仅从学习上,更要从日常生活中去关心、帮助,才会得到学生的承认和尊敬,当然,班主任也会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参考文献
[1]《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漓江出版社
吴远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