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操作系统原理是信息与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对这门课的掌握程度不太令人满意,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现状,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从教学目的及教学重点存在偏差、教学手段不灵活、考核方式不恰当等方面探索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操作系统 教学改革 教学手段

  一、引言

  操作系统原理是信息与软件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现代计算环境中的一个核心成份。它是我校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该专业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以后从事软件的开发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这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多,原理多,因此,有学生抱怨操作系统难学、难掌握。我们在教学中总结起来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的及教学重点存在偏差

  目前的操作系统教学,受教师的实际工程能力、实验室的实验平台环境、考核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比较容易将教学重点放到讲授操作系统基础理论上,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在学习中获取的实际技术较少,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足够的灵活性,不能满足社会对操作系统实际应用人才的需要。操作系统原理的教学目的应是掌握操作系统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技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操作系统应用人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的教学重点除了让学生理解基本原理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实际技能[1-6]。

  2.传统的教学手段不适合操作系统课程的特点

  操作系统大多采用CAI课件,减轻了老师板书的负担,增加了单位课时的信息量。但是,教师在授课中滥用多媒体课件,分散学生注意力,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影响了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是以书本为中心,缺乏实例介绍。学生接触实际较少,没有实际软件开发经验,导致对操作系统基本原理无法真正理解与掌握。因此,必须综合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惯用传统的考核制度

  传统的考核制度强调理论知识,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通常以期末的理论考核成绩作为学生最终的评分。这样学生为了过关就不会注重自身动手能力的提高,而把精力花在基本概念以及原理的死记硬背上,对实验课极其忽视,违背了操作系统课程的初衷。

  三、改革措施

  1.明确教学目的及教学重点

  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满足企业的需要,学校的教学目的应是训练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应用技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具备初步的操作系统设计能力和实际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新技术、动脑研究新问题和开发新系统的勇气与能力,将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融入操作系统的课程的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尽早建立系统化、工程化的概念。

  基于上述目的,教学重点就是在介绍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强调操作系统的特色,着重培养他们应用的能力。

  2.优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增加课程的信息量。但是有的章节更适合板书方式。比如,进程管理是很抽象的理论,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理解这些知识点,采用板书方式,能放慢讲解速度,让学生思路跟上节拍,讲解更有针对性。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制作CAI课件,让多媒体技术与粉笔板书相辅相成,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接触实际问题较少,没有工作经验,我们首先采用引导的方式,逐步让学生学习了解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在介绍经典的进程同步问题,如: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哲学家就餐问题、读者-写着等问题时,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设计与实现这些经典的问题,从而达到从根本上理解操作系统核心原理的目的。

  3.改进考核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考核制度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它只会产生“高分低能”的学生,与我们的教学目的相悖。除传统的除理论考试之外,应增加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查。比如:布置课堂实践环节以及课外课程设计等实践性较强的环节,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从而摈弃靠“死记硬背”拿高分的不合理局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生综合实验之后,提交实验报告、相关文档及软件以及对自己所完成部分的内容进行介绍,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考查。同时,为提高学生在实验课程的积极性,增加实验课程在期末成绩中的比例。

  四、结束语

  通过不断总结教学实践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经过这些教学尝试,学生逐步意识到操作系统是软件工程学科中最核心、最基础的计算机系统软件,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技术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充分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在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今后开发利用计算机资源、进行大型项目的开发提供知识储备,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龚玲,陆松年,薛质.“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10).

  [2]马宏琳,张继新.《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2010(6).

  [3]刘金平.浅论互动性在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版),2005(3).

  [4]赵正德,吴绍春,陶永振,钟紫鲮.《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4).

  [5]李盛欣,龚德良.《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9(12).

  [6]陈佳.基于AIX的“UNIX操作系统”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教学,2010(2).

  陈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