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培训教育管理质量评估标准研究

  摘要:培训是一种专题教育,其培训对象是具有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的社会在职人员,近些年国内的培训机构市场很好,甚至国外的培训机构也开始关注到中国的市场,随着培训教育机构走向市场化和社会化,很多专家对于其健康发展与教育管理力度的研究也在加大,因为这些影响着培训的质量,提高培训质量是教育机构存在的生命线。根据培训教育和网络教学管理的特点,建立适用于培训机构的管理系统。

  关键词:培训 信息 体系 教育管理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革命,关于各种岗位的技术培训和专项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发展为大众教育,是多样化、宽门类的教育,办学的主体不一,可能是高校,可能是政府,可能是企业,也有可能是协会,这些培训体系多样化而且体系完整,培训越来越走向大众,受益的人群越来越扩大的同时培训也越来越受欢迎。

  一、社会培训的教育管理现状

  传统的培训形式非常简单,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教室,开设一门培训课程,只要是这门课程足够热门,就有学生来培训。只要利润可以支撑学校的继续,就可以经营下去,教育管理水平和技术含量根本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培训机构越来越多,鱼龙混杂,对于被教育者和培训市场都是不负责的。社会培训的质量是培训教育管理的根本,在信息发达的时代利用信息化平台来将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进行提升是方便快捷又可靠的方式,所以,信息平台的监理为社会培训教育机构的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这种保障是数据和结果的评估保障。目前存在的评估法基本上是四种,专家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和评定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在现有的这几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可以考虑研究一种综合的评定方法,形成多级模糊综合评定法,对于社会培训机构给予更加科学的评定和分析,以达到教育管理的高水准,培养各类人才[1]。

  二、对于质量的具体评估标准

  社会培训信息教育管理系统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象要将评测人员的评测结果科学、公正、客观的在可操作范围内进行评判,对于有效的结果再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并且根据这个结果计算隶属度。在构成相应的功能模块之前确定指标的层次构成。对于社会化的培训机构可以分为五项一级指标,分别是指教育课程的能力、能力培养的能力、教育效益的能力、教育管理研究的能力、教育管理影响力,这些一级的指标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估,力求评估的结果的客观性和概括性。在每一个一级的指标下还设有五个或者六个二级的指标,说明这种评估有定性和定量的标准。

  1.教育课程和能力培养

  教育课程的能力含有五个二级的评定指标,包括课堂的一些情况,比如:质量、工作量、难易程度、应用范围,还有新课程的教学特点。具体反应的就是课程的授课质量和实施强度与准备强度,还有技术教学的难以程度和涉及面的是否广泛。这些内容中隐含着对于课程的前瞻性和热点课程开发的评价。能力培养的二级指标是六个,都是与教学对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为主的,包括能力的具体培养、对于自主学习的能力的锻炼、能力转换的能力、专业素质、科学能力。这些都是在受培训的学生接受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表现的具体反馈,可以让人知道培训机构的教育能力[2]。

  2.教育的管理研究、效益和影响力

  教育管理研究的二级指标有五个,分别和研究的成果有关,具体是指:成效性、效率、成果、时效性和示范作用,这些都是关乎管理研究的结果和人力投入、产出方面的评定,是在社会培训机构努力的管理教学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其中教育时效是指教育管理的研究在内容应用时间范围内的评价。教育效益的二级指标是六个,具体是指:应用的时间范围、受众范围、教育效率、经济效益、合作完成相关实验的积累与教育管理影响力。经济效益是社会培训机构比较关注的问题,它是指在实施教育行为的同时带来的经济效益评价,而教育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评价。教育管理影响力是有五个二级指标的,这些指标是教育的最终评价和结果,也是教育实质上的目的,它们是:获奖的相关情况、职业能力水平的提高、相关机构的评价、学习能力的提高、媒体的最终报道和评价。这些都是社会培训机构在社会中的反响。

  三、培训质量评估标准的实施

  质量评估标准是指在评估后要实施的具体步骤。参数的录入是第一步,这种数据的录入是指完成业务指标和服务指标的录入功能,对于定量的业务指标还要进行归一化处理。评判体系具备相对的复杂性,评判专家的结果虽然都是客观的观点,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离散型。判断结果形成的矩阵将无法形成相同的判决结果,加权向量相关结果的有效性会被判断结果的一致性有关,如果评价与普遍认同相差太多,则判断的结果的一致性会受到影响,因此判断的体系相当的复杂。因此在参数录入的整个过程中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的检测,影响一致性检测与判断矩阵的最大值的是阶数。指标在整体的评价中的相对而言有一个重要程度,这个重要程度就是指标的权重。权重在社会培训教育管理系统的评测中的作用非常的大。各个因素在评估的过程中的影响都由它来表现,综合评估的结果直接被指标的权重影响着。在这种评估中对于大量的无法做出定量的分析就需要进行概率估算。与定量的评价不同的是,对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评判过程中不是通过确切的评估值才测出的,是由一个矢量来表征,这个矢量是模糊的。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兼顾影响着系统评测结果的多种因素。由此可见,这些科学的评定方法的产生对于社会化培训教育管理质量评估标准有着很大的创新和巨大的社会价值[3]。

  总结

  社会化的培训机构是要根据培训教学和网络教学的特点,建立具备一般性的培训机构,这种培训机构是要适用于培训教育管理系统的。对于评价对象和评价方式不定性。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受培训的学生也可以是监督人员以及任职的教职工人员,评价的内容包括教育项目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定性和定量的评价都可以成为社会化教育管理质量评估的评价方式,有效的评估机制可以为决策提供数据上的支持和改革上的参考意见,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培训教育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贾静.社会化培训教育管理质量评估标准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8(17):77-78.

  [2]任书东.廖先球.我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研究的现状与启示[J].教师,2013,5(28):18-19.

  [3]张会杰.教育评估公信力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杨发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