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劳永逸的教育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教育,方法,爱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02 13:09
摘要:教育是一劳永逸的吗?没当老师之前我也许会很肯定的回答“ 是的”,但是当了老师以后,在慢慢地实践中,我发现:几乎没有一劳永逸的教育。所谓的教育,必然是要满怀爱心,时时关注学生,时时调整自己的方法。否则,教育只是一句空话。
关键词:教育 方法 爱心
还记得我成为教师的前几年,就任的是地州一个最好的私立学校,跨两个部(初中部和高中部)上课,所有的教学及教育工作都才刚刚开始,十分繁重。学校收费在当地是最贵的,因此来校上课的除了大部分是比较有钱的子弟以外,还有少部分是靠家里省吃俭用甚至靠家长借债来读书的学生。我的学生中就有这么一位,他的父亲给人跑车拉货,非常辛苦地赚钱只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进这个学校读书。
当时他刚转学到我担任班主任的初三(5)班,第一天上课我便发现他反应很快,一点即通。很多内容在大部分同学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他就已经脱口而出,正确率非常高。课下,我找了所有科任老师了解他的情况。大家一致认为他天资聪颖,超出常人。怀揣着对这颗“好苗子”的期望,我欣喜若狂,一直都很关注他。
然而,这份喜悦在1个月以后的一天被打破了。那天,班上5、6个同学一起到我办公室来找我,一看这阵势,我就知道有事发生。果然,一位同学愤怒地开口说“老师,蒋XX太欺负人了!他居然拿我的洗脸帕擦他的脚!”接下来,大家都沸腾了,“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水果沾油了,他居然拿我的校服擦水果”“他会拿我的校服擦他的桌子”“他还在寝室厕所里抽烟”“他还骂人,骂得可难听了”……我惊呆了,静下心来以后,心想会不会有夸大或诬陷的可能,在承诺给他们一个说法的同时马上通过其他渠道调查这些事情的真伪,可调查下来的结果让我很失望,居然是事实。我把蒋XX叫到了办公室,逐一地向他询问,见证据确凿,他也只好一一承认。挖掘原因,他以前所待的学校学习环境很不好,学生们在各方面习惯都不好,抽烟喝酒打架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耳濡目染之下,他自然就沾染上了不少恶习。也正因如此,他爸爸才急着给他转校。我花了很多时间苦口婆心的劝说他,大到某某名人有如何不光彩或曲折黑暗的经历,又是如何克服一切困难成功的。小到和他类似的某某学长,也一度的犯过很多错,但最终还是迷途知返,前途一片光明。
我试图想告诉他,黑点沾在了白纸仍是可以褪去的,关键在于有没有决心和毅力与以前的习惯说“不”。他态度很认真的承认了错误,并表示一定会痛改前非。在这之后,行为上确实有很大改观,可是在学习上,却逊色了不少,看得出他对学习的兴趣减退了很多。我想方设法的想通过鼓励、表扬的方式来激起他的学习热情,可最终效果都不是很大。
一天,正听班上同学给我透露他仍和以前有各种恶习的同学有紧密联系的时候,就接到高一年级一个班主任的电话,说我们班蒋XX用削水果的小刀捅了高一年级的某个男同学,已经送医院了,需要马上联系其家长来处理事宜。我心一惊,学校查管制刀具这么严格,从哪儿给弄进来的呢?随即联系他的父亲速来学校。他的父亲满头大汗地赶到学校,衣服上还沾了很多灰,一双手伸出来皱皱巴巴的,直叫人心酸,说话非常客气,一个劲儿的道歉,一再申明多少费用都愿意赔,只希望学校不要开除孩子。一看就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从医院传来消息:幸好刀小,捅得也不深,那学生几天以后就可以出院。
心暂时放下来了,我和他进行了单独的面谈。我极力平息怒火,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说是那人先骂他,语言过于污秽,他受不了才动手的。而刀是偷偷藏在帽子里面带来的。我先从父母亲情的角度来教育他,希望他在发火动手之前先想想辛苦劳作的爸妈,再从影响他自己的前途上引导他,告诉他若一步踏错便追悔莫及,若不悬崖勒马今后可能就要在牢狱里度过……他似乎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边流泪边点头,认真地做了检讨。事后,学校差点开除他,在他父亲苦苦哀求及及各位老师的求情下,学校让其走读,每天上完课就走,连上晚自习也不被允许。时间匆匆,中考很快结束了,这个原估计可以考到630分以上的他,最后只考了560左右。学校高中部考虑到他之前动刀的事情,坚决不再录取他。
后来,据说他换校读高一,实在学不进去,又不断地打架生事,就被他就读的学校开除了,之后不久就工作了。过了将近3年,他才主动联系到我,给我发了QQ留言“老师,很感谢您当初对我的关心和看重。一直不敢联系你,是怕听到你失望的声音。我很后悔当初的举动,可惜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当初的我非常傻非常冲动。知道我为什么会选择退学吗?以前一直不愿说,羞于说,但是现在我能大胆地说出来了:那是因为家里没钱。您知道贫穷人家的孩子从乡下来到城里读书最怕什么吗?最怕城里孩子轻蔑的眼神。也许在城里孩子看来很不经意的动作或神态,就很能让我们这些乡下孩子纠结半天。这是一种巨大的差距。我不能去怨父母给不了我优越的条件,但我也不能无视我真实的感受,那是一种煎熬!之前还有优秀的成绩让我有点自信,但是当班上同学都对我的不良习惯嗤之以鼻远离我的时候,当学校在刺人事件后不准我上晚自习的时候,我那强烈的自卑感淹没了我。只有与以往的那些小混混同学在一起,我才会觉得没有人轻视我,我才会觉得心里舒坦。但从此,向上好学的心终于没了……老师,您放心,现在我很勤奋的工作,生活过得也还可以,但我还是常常会想起以往读书时的快乐时光,想起那些从没有歧视过我的老师和少数同学们。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会想,如果当时的我内心再强大一点该多好。读书时期确实是最美好的。您说得一点都没有错,但是等我明白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这么久了,这件事一直困扰着我。对于他的矫正,其实我是失败了的。我常常在反思,对于这样情况复杂的学生,光有爱是不够的,还有很多不能控制的因素。比如说如何让班上每个同学都改变对他的看法,以温暖来环绕他,比如说如何让他与以往有恶习的朋友断绝来往,重新树立一种新的人生观,重新开始一种新的生活,确实是很难的。仅从老师如何引导其他同学们接受他的不良恶习来说,分寸上就要拿捏得好。更不论通过什么方法来杜绝他以往的一切不利因素……这要花多大的精力费多大的周折啊!仅靠老师是不够的,家长的作用也很重要。我们不要把每个孩子都想得那么有毅力有决心。
人的一生有很多个转折点,极少数幸运的人才会顺利通过,而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不少曲折,一步步过关斩将方可达到自己的目标。而我们身为老师所要做的不是期望着一劳永逸的奇迹发生,而是与家长密切联系,携起手来在每当孩子们需要我们的时候拉他们一把。这份工作很繁重很艰辛,要长期重视也要做好长期付出的准备,但只有这样,才担得起“教师”这个头衔。
熊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