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冰心曾说过:“创作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真情实感,写出的东西就不鲜明,不生活,没有生活中真实感人的情景,写出的东西就不能感人。我认为农村孩子的作文教学不能拔苗助长,要按照一定的梯度进行.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梯度 仿写 阵地 源头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水平提高不上去,何谈提高语文素养?这几年来,本人主要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4、缺乏想象力。5、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农村孩子的作文教学不能拔苗助长,要按照一定的梯度进行.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梯度之一:以课本为阵地,多学多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对提高写作水平大有帮助。然而,要让农村学生“博览群书”是不现实的,因而,教师要利用现有的教材,让学生从中吸取更多的营养。平时许多老师有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阅读课就是分析解读课文,弄懂课文,所以阅读教学中一直身陷在比较繁琐的内容分析和细嚼慢咽上,因而导致学生学了很多优美的文章,读懂了很多深刻的道理,知道了很多问题的答案,但依然不会作文。其实,教材就是学生精神营养的来源,是语言学习的范本,因而用好教材非常重要。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利用文本挖掘写作素材呢?
首先,从文章的优美语句入手积累和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就是要让学生把句子读通读透。然后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不断丰富、积累词汇量及掌握各种修辞方法。做好进一步的仿写。
如:二年级我在教学《下雨啦》一课时,有这样一段文很是优美生动,又特别符合农村场景。“小雨点落下来了,落在地面上,像敲小鼓;它掉在池塘里,逗得池水笑起朵朵花。”我在课件中让学生听闻一场小雨,并且进行提示,像什么呀?哪个字把小雨写活了,你能不能也用一个呢?于是,这堂课成了雨声的盛宴。学生把小雨的声音比作:乐曲,清泉,翩翩起舞的蝴蝶,风中摇动的珠帘,等等。没有想不到,只有想象力调动的不够。欣赏完之后,把学生写好的句子进行展览,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加深巩固了仿写的能力。为写作提供了最基本的语言材料。
其次,抓住文章中的典型的段落进行分析和训练。语文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段落,这些段落往往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在学习这些段时,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这些典型段落的结构,写作方法,写作的顺序,领悟作者融入的感情,并认识到怎样把这种情感表达清楚的,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我在上《我希望你是我女儿》一课中,有一段关于伦纳德老师的外貌描写。“伦纳德夫人很胖,很美,温馨可爱。她有金光闪闪的头发和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这是一次训练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从概括写到具体写,从头发到眼睛,甚至还有衣服。可以写老师,老师就站在面前。可以写你的亲人,因为他就在你的脑海里。孩子们进行了试写,大部分写的可以,我把运用较好的词收集起来展览。但是还有一部分写的层次混乱。针对这种情况,到了下一课《小摄影师》我又让学生对高尔基的外貌进行仿写,有了很大进步。
不断地学,不断地写。学是为了写,写巩固了学,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提高语文素养,提高领悟能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梯度之二:以生活为源头,多看多思
冰心曾说过:“创作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真情实感,写出的东西就不鲜明,不生活,没有生活中真实感人的情景,写出的东西就不能感人。”
无意中经过六年级门口,看到了里面开的旺盛的菊花。于是,灵感的火花四溢,马上联系班主任,借用一会。获得允许后,喜滋滋的端了放在自己的班里,学生马上像小鸟一样蜂拥而至,眼里出现了好奇。
这是一节作文课,对于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是难上加难,凭空指导无异于纸上谈兵,这一次,实物就在眼前。要抓紧每一次契机。我引导着孩子们从花,叶,茎,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写下来,孩子们有了一二年级写日记的基础,可以说水到渠成,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其实,在我们广阔的农村生活中,这样的机会很多。
我们是农村天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让学生走出家门、校门,走进大自然,泥涂中捡泥螺、捉小虾,野餐,让学生月下倾听蛙鸣、虫啾……从而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积累写作素材,《钓鱼》、《捡蜗牛》、《钉纽扣》、《月夜遐想》、《我的“城堡”》、《我喂小狗》、《小鸟的放飞》……等充满生活气息,田野风味的大餐,带有独厚习作“出炉”了。
十一册的习作一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写一篇作文,让他们交流在假期中的经历,如旅游、钓鱼、走亲戚、捉蝉等,这些都是他们假期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再如我们可以一些节日布置相关的任务,再让学生写下来,如“重阳节”我让学生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隔壁的邻居、亲戚家的老人过节日,可以为他们献一首歌儿,可以为他们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写一首小诗或做一张贺卡献给他们,然后用作文记录下本次的活动的过程、心情,学生都写得很好。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最后我想说:把生活引入课堂,把作文引向生活。按照一定的梯度进行,多学多写,多看多思。如能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如我们的生活般丰富多彩,鲜艳多姿,学生的作文就不再是苦思冥想地编造,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心泉的自然流淌。
刘国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