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量词的运用及其文化意蕴

  摘要:量词是中国人喜闻乐用的一种词类,它有极强的描绘性、比喻性,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感,负载着某种情感色彩。但由于汉子独特的表意性,它不仅具有计量功能,更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量词的魅力给人以生动的神韵美、新奇的具象美、深刻的幽默美和强烈的情感美。此种文化意蕴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量词的色彩意义,二、量词的修辞审美意义,三、量词的文化审美意义等。

  关键词:量词 色彩意义 修辞审美意义 审美文化意义

  在汉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里,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了量词。马建忠称量词为“别称以记数者”,开始了量词研究之先河,之后汉语学界诸多学者对量词进行了广泛、深入、细致的研究。量词是中国人喜闻乐用的一种词类,它有极强的描绘性、比喻性,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感,负载着某种情感色彩。但由于汉子独特的表意性,它不仅具有计量功能,更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量词的魅力给人以生动的神韵美、新奇的具象美、深刻的幽默美和强烈的情感美。

  一、量词的色彩意义

  1.量词的形象色彩意义

  汉语量词直接概括反映了客观事物,给人以直觉感,刻画出一种形体特征。量词有极强的描绘性、比喻性,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感,负载着某种形象意味,包含着主观意蕴,此即汉语量词的的形象色彩。

  汉语量词普遍使用的借用名量词、动量词及部分兼职、容器量词就反映了这种形体特征。例如:“一把花生、一袋瓜子、一滴墨水”等等。其中量词“把、袋、滴”都再现了客观现实的实物形体,具有鲜明的直觉性形体特征。例如:“一叶小舟”中的“叶”作为名词原指树上的一片树叶,转化为个体名量词来修饰一条小船,比“aboat”更借助了量词的“叶”与表现对象的整体相类比了小船整体形态特征。更强调了小船的形态如一片条状的树叶,突出了“小舟”像叶子的形象色彩。

  2.量词的情感色彩意义

  汉语量词除了表示计量,还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

  (1)在运用量词修饰事物时,人们常常于其中蕴含着对事物爱憎褒贬的情感评价。例如:”一位母亲、一员大将、一名博士“中的量词”位、员、名“表示了敬重褒奖的情感色彩。而”一窝懒蛋、一伙强盗、一群白痴”中的量词“窝、伙、群”与前边的量词在色彩上明显不同,表示了厌恶憎恨的感情色彩。

  (2)表示褒奖情感的量词并非一成不变,它们可以在语境中改变常规,具有动态的意义。例如:“他就是那位大字不识一个的教书先生(罗明《山村小屋》)”中的“教书先生”本指有知识有教养的人,用“位”表达了敬意,但是此地加上“大字不识一个”修饰限制“教书先生”,使之不再受人尊敬,“位”这个量词已由褒义转化为贬义,具有讽刺嘲弄的意味。

  表示贬斥情感的量词也绝非静止,它们会受搭配语义的限制在不同选择下发生动态变化。例如:“一伙小伙伴、一窝小肥猪、一群鼻涕将军、一帮孩子”中的贬义色彩消失了,变得爱意浓浓。

  要注意,量词乱用的情况是从情感上人们不能接受的。例如:“一个小偷”不能说“一位小偷”。可见量词的色彩意义是主观感情赋予的,它比普通词汇的情感色彩意义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

  (3)量词的构词形态发生了变化,其情感也随之附加了色彩。

  量词跟后缀“子”。表示贬斥,例如:“一棒子打手、一伙子贼、一窝子杂种”。量词跟后缀“儿”。表示喜爱,例如:“一碟儿小菜、一串儿铃铛”。反映活泼的感情色彩,例如:“一溜儿小跑”等等。

  二、量词的修辞审美意义

  量词的修辞审美意义是一种创新应用、一种不寻常的表量搭配,它创造了浓郁的修辞色彩,给人以生动的神韵美、深刻的幽默美和强烈的情感美。

  1.单个量词的修辞审美意义

  就拿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倾心咏颂的“咏月主题”来说,遣词造句时量词的巧妙运用是精心推敲。如:“一钩弯月、一镜圆月、一痕残月、一轮满月”等,都给人鲜明的形象感。

  “难得如今好气候,才钓得一方和平,一泓宁静”。(管用和《山行》)[1]“奈何闲人仍继续用一身感慨唱一树凋零,宛如一叶落下就升上一枝愁,为愁而忙……”(许达然《也看萧瑟》)[2]用“一方、一泓、一树、一枝”修饰“和平、宁静、凋零、忧愁”,使之变得可视可感,具体形象。

  2.重叠量词的修辞审美意义

  量词的重叠形式为“AA”型,或者“AABB”型。

  “AA”型例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节败退”、“秋风阵阵”、“星光点点”等等。“AABB”型例如:“丛丛簇簇显着清晰的轮廓,枝枝杈杈挂满柑橘”、“家家户户的窗户下挂着枝枝串串的红辣椒”等等。

  量词重叠具有形态特征,在做句子不同成分时都能增加文学格调色彩,凸显文化氛围色彩,使审美感情更浓重、更巧妙、更恰当。“一条条大路宽又平,一排排绿树迎春风”中“条条、排排”量词的使用显示了宏伟的形象,在语气上形成贯通的排比。

  三、量词的审美文化意义

  量词一般不单独使用,它总是和数词构成数量结构,再与其他词结合运用。除一些专职量词、度量衡量词以外,多数量词借用了名词和动词。有些借用词在汉文化发展过程中固定下来,成为兼职量词。所以诸多量词都是和中国汉文化栖息相关的。例如:“千丝万缕、不绝如缕”的“缕”原指“线”,是名词,后来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缕”的形象意义产生联想,由此来计量织物的细线毛发,“缕”也有名词转化为量词。再如:“一卦阳、一卦大吉”“卦”原指占卜的器具,后借用。“过五关斩六将”“关”原指古代关口。“一朝天子一朝臣”,“朝”表示某君主封建统治的整个时期。

  量词是黏着词,所以量词词义的实现依赖于一定词义的搭配组合,必须进入具体的语言文化环境才能够具有其特殊词义。如:“看见岸上歪过来一株柳树,一瓣黄月朦胧(贾平凹《浮躁》)”[1]“茫茫苍穹,淡淡云层里,他真的找见了月,但那时隐约可见的一丸冷月”(钟文志《子夜银河》)[2]“忽在那万里波涛的汹涌处,溅起一粒浑圆湿润的清露似得月”(崔合美《海火》)。[3]三个例句中量词“瓣、丸、粒”运用得巧夺天工,使月在“似与不似”之中蕴含着一种神韵,营造了一种空寂、幽静的意境,包含了情的寄托,意的遐想,使人神驰情往。

  总之,量词的魅力在于它在色彩、修辞、审美上的感染力,在于它的文化意蕴。它创造了浓郁意蕴,给人以生动的神韵美、新奇的具象美、深刻的幽默美和强烈的情感美,汉语量词的丰富是汉语发达的重要标志,量词自身细密多样的发展和运用,与汉语文化的文化意蕴关系将愈加深切。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6年.

  [3]何杰,何平:《现代汉语量词的情感色彩》载《天津教育学院报》,1993年第一期.

  李晓蕾 刘瑞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