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发音,自信心,英语
  • 发布时间:2014-12-23 09:31

  伟大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认为:“人有多方面的兴趣,教育就应该以此为基础,教师应该把引起和培养人的多方面兴趣作为自己的一项任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都表明:兴趣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愿意在某些方面多下些工夫,得到更多的知识。兴趣的力量作用巨大,大部分表现在学生掌握对象所具有的力量上的准备和为此付出必要的努力和决心上。“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和学习效果”这四个要素是紧密相关的。

  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任务,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渲染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学习之母,无论学习什么知识都离不开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犹如缺乏燃料的火箭,难以成功腾空。而农村小学生由于英语学习的教学设备和学习资料的缺乏,同时学习英语的氛围也比不上城市里小学生的氛围浓烈。因而城镇与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起点就不同。但是,农村英语教师作为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导师,引领他们进入英语文化的殿堂,培养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更要充分发挥领路人的角色。要培养和保持农村小学英语学习的兴趣,农村教师也更要结合农村教学现状和农村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寓教于乐,不断丰富英语教学手段。

  要活跃课堂气氛,首先要利用课堂最初几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校园生活,用英语和学生谈一谈学校的环境,学生的学习生活或即将举行的运动会,春(秋)游等,利用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励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可以利用值日生报告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机会说英语;也可以在这几分钟时间里适当地补充课外知识:像介绍一下说英语国家的文化,生活背景及语言习惯,如何回答别人的感谢,如何问路等都是可以补充的内容。学生对这些补充的内容会感兴趣,因为以上内容用途大,交际性强,而且用词简单,容易上口。另外,通过补充课外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英汉文化差异;教师还可以结合最新的时事新闻向学生介绍有关知识等,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增加课外知识,而且可以熟悉一批单词。实践证明,适量补充时事新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扩大知识及词汇量的有效途径。

  二、“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教师要树立这么一个观念: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善于发现并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动力。比如有些学生发音不错,那么就肯定他,赞扬他,在朗读时让他做范读。这样,一段时问后,这个学生的闪光点就不仅仅是发音了。对于后进生,教师要降低标准,只要他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进步,哪怕是一点点,也要及时予以肯定和赞扬。让他们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英语交际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壁报,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辨析词语用法、英美风情知识讲座等,还可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英语小诗歌、谜语、典故、趣闻、学生日记等;可以成立英语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小组活动;结合实际地组织英语竞赛,如:英文书写竞赛、朗诵比赛、单词听写竞赛、单词接龙比赛、智力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关爱教育,同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开展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学习的差异,在同一个班级或在不同的班级中会出现学习成绩不同的情况。教师对待不同成绩小学生的态度,特别是对待优等生和学困生的态度上都会关系到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过分关注优等生,就会损害其他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英语就会产生一种抵触和反感的心理,学习兴趣也会荡然无存,这对于小学生日后的英语学习非常不利。同样,如果过分关注学困生,不懂关怀优等生,也会打击优等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荣誉感,使他们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更要认识到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个体差异,对优生、学困生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在具体的英语授课中,教师要体现关爱教育,同等对待,以优生带动学困生,正确对待英语分数。在老师的关怀和同学们融洽的英语学习环境小,大家共同培养英语的兴趣。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要注重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艺术魅力。只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也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不仅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欲望,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教育教学中来,而且能够有效地减轻其过重的学习负担,就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张爱峰(山东省沾化县冯家镇第二实验学校256806)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