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家长更是对子女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对如何做一名合格称职的家长尤为重视。孩子进入初中后慢慢进入了青春期,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思维在这个阶段成长,性格在这个阶段初步确立。在这个时期,父母对子女的“逆反期”应如何进行正确的心理干预呢?在与子女情感交流方面,父母应注意什么呢?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与教训,谈了几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初中;家长;子女;沟通;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家长更是对子女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对如何做一名合格称职的家长尤为重视。许多家长反映,以前自己的孩子就像一个话匣子,放学回到家,把学校发生的事就像做报告一样能给你报告一遍,可是自从上了中学,孩子不和家长说心里话了,放学就钻进自己的房间,有时太叛逆,总是和家长唱反调,那么,是什么导致孩子的反常表现,不愿与家长沟通呢?
一、孩子进入初中后慢慢进入了青春期,在这个时期,平均年龄10—16岁,孩子的身体、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人生观等,都逐渐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趋向成熟,这种介于儿童和成人的过度阶段,使得人们对他们要求产生不确定性,他们也随之产生许多心理问题。
二、家长缺少平等意识。有的家长对孩子总是居高临下,总是以一副威严的面孔对孩子。对个性独立的孩子缺乏疏导,对自制力差的孩子进行不当的惩罚。当孩子行为出现问题时,不进行调查,不和其子女一起分析原因,不尊重孩子,不听孩子的申诉,反而训斥甚至打骂孩子。这样,无形中会使孩子产生畏惧的心理,从而不敢和父母交流,有的孩子甚至还会产生反抗的心理,从而阻断亲子间的沟通。
三、家长过于看重孩子的成绩。随着初中阶段学习科目的增多,课业负担也随之加重,学习不再是“时而学习之不亦说乎”,成绩也不再像小学时动辄双百或九十几分,学生的心理压力也增大起来,稍不慎,成绩会下滑,这时会产生焦虑、厌学。有些家长以成绩论成败,成绩好,进行奖励,成绩不好,批评,盲目给孩子报辅导班、购买复习资料,给孩子施加压力,使孩子内心非常焦急,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
四、家长过多地唠叨,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家长们大多数都是喜欢说而不喜欢听,在家里,往往也是家长一个人在那里唠唠叨叨,而孩子则被要求“要听话”,家长只让自己说话而不让孩子说,不愿意倾听孩子的声音,这是导致双方出现沟通障碍的重要原因。
父母对子女的“逆反期”应如何进行正确的心理干预呢?在与子女情感交流方面,父母应注意什么呢?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与教训,谈几点粗浅看法:
1、成为孩子知心的朋友。孩子进入青春期,会有一个心理特点,就是“闭锁性”,以前小学时,孩子爱和爸爸妈妈说话,现在话少了,以前爱牵着爸爸妈妈的手上街,现在却不愿意了,而是喜欢和同学们一块儿上街。不少家长告诉我,现在孩子越来越内向了,回家以后就钻进自己的房间,门一关,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不要以为这是孩子不爱你了,而是他长大了。家长要主动自然地和孩子谈心。首先要成为孩子的朋友,保持和孩子的共同爱好,有共同话题。孩子在进步,作为家长,我们也应跟上孩子的脚步。
2、学会耐心倾听。当子女向你谈他感兴趣的问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似听非听,或者一面做事一面听,如果正在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子女打个招呼,以便子女谅解;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子女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要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唠叨说教而不考虑子女的意见。
3、对子女做的事不要每件都去指手划脚,许多事都可以放手让他们独立进行。但父母也应当经常关心他们,即使放手的事自己也应知道是怎样做了。对需要干预的事应采取适应的形式,如采取激烈的形式就易于产生或加深隔阂;父母要正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指导、帮助他们认识自身尚存的幼稚性、依赖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
4、学会理解和尊重。理解孩子就会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就会使孩子尊重自己。教训常常带来反感和对立,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中国的传统是对别人的隐私不大尊重,对小孩的隐私更不尊重。因此常常出现父母拆子女的信件,看子女的日记等情况。这些情况有时会引起子女的情绪对立。各位家长应切记: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只有先去理解,而后才能正确引导。没有理解,一切教育、引导都难有真正好的效果!
5、家里的事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的意见合理或和大人的意见一致,就以他的意见作出决定,这样可以增加他的“参政(家政)感”和责任感,让孩子感到自己长大了。
6、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影响很大,如果自己每天沉溺于电脑游戏,就不能批平孩子挨打游戏;如果自己要抽烟,就无法说服孩子不抽烟。青少年一般都是根据别人的行为而不是根据言词来学习和评价别人的,当然也包括评价自己的父母在内。
总之,当孩子进入初中,他们就迈开了从童年走向成人的第一步,这个阶段接受的东西,往往将影响他们今后一生。抓好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愿我们的家长和我们一道,为培养合格的中学生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文毓.初中生亲子冲突问题的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
[2]王恕成.初中生亲子关系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01:66-69.
刘瑜(陕西省咸阳市彬县教育局 陕西咸阳7 13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