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学生干部,反馈
  • 发布时间:2014-12-23 13:55

  【摘要】目前,各高职院校均建立了学生干部教育管理体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干部,但不可忽视的是,客观上存在一些高职院校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忽视、学生干部管理、评价、考核体制不完善、学生干部自身的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本文从分析高职学生干部队伍的特点出发,指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力求能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关键词】高职;学生干部;对策

  学生干部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各级学生组织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三自”功能的主要力量,是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他们是学校日常管理与教学生活的亲历者,作为学生的代表,他们也是向学校相关部门反馈信息的实践者。如何吸引和培养综合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干部队伍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一、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是从学生群体当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一般来说,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与本科高校相比较而言,高职院校生源的整体质量有所差距,学生干部的素质参差不齐,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相较普通本科高校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受到高考生源质量的影响,在文化层次,学识水平,等方面相对来说距离本科高校的学生干部差距较大。

  2、综合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直接影响为师生服务的效果和质量。作为一名学生干部,需要具备沟通、演讲、策划、宣传、执行、协作等多方面的能力。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在很多方面还是十分欠缺的。

  3、动手能力相对较强。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在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上相较普通本科生来所有一定的优势,这也正是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一个显著优势,在工作中面临问题时,他们敢于尝试,敢于冒险。

  二、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1、选拔程序欠科学。除了通过团代会、学代会等学生代表大会选拔学生干部外,高职院校更多采用组织直接提拔或任命的方式选拔干部,缺乏相对科学、统一、规范的程序。团代会、学代会召开的周期往往较长,跟不上各高职院校对学生干部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学制3年,一般来说采取的都是2+1的培养模式,即在校2年,在企业实习一年。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周期较短,要求上手快,对即战力的要求比较高。同时,在选拔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对学生干部候选人的选拔范围不广、考察不全面,选拔工作程序颠倒,选拔过程缺乏民主、学生干部、工作考察期不足等等。

  2、梯队建设较落后。学生干部梯队建设是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职院校在学生干部队伍梯队建设上明显滞后,与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发展要求相距甚远。对干部梯队建设的重要性缺乏理性的认识,没有相应的干部梯队建设计划,后备干部甄选条件、甄选方法、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考核与评价等都不完善。

  3、培训教育效果不佳。高职院校对学生干部队伍的现状缺乏系统研究,定位不准,由此导致学生干部培训课程缺乏顶层设计、科学规划、针对性不强。基层团总支在学生干部培训课程设置方面常常是应付了事。同时,授课教师在授课时常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泛泛而谈,对讲授主题缺乏深刻的理解,讲授效果较差。此外,对学生干部培训的方式多是讲授式,缺乏互动。团队辅导、素质拓展训练等互动式教学没有成为培训的主要方式。

  4、评价机制不完善。从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方面来看,高职院校在学校层面缺乏对学生组织、学生干部的评价机制。各学生组织虽建立了相应的考核制度,但执行的情况较差,甚至成为一纸空文。

  三、对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的不断努力,笔者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转变观念,提升认识。首先,学校层面要高度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做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其次,学生干部队伍要树立“队伍建设,守土有责”的观念,明确目标,统一认识,落实责任。进一步理顺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学生组织要自觉把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并认真予以落实。

  2、明确目标,统筹内容。首先是建立和完善目标体系,建立一支政治过硬、思想先进、学业优良、能力较强、结构合理、梯队有序,有战斗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其次是建立和完善内容体系。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上着手,构成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完整内容体系,其中思想建设是指南,组织建设是保证,作风建设是关键,制度建设是保障,能力建设是基础。

  3、完善体制,健全机制。一是完善学生干部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管理,团委归口管理,相关部门协作”的学生干部管理体制;二是完善学生干部的监督体制。以过程监督为主,对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的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以群众监督为辅,让服务的对象即学生对学生干部的德能勤纪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三是健全学生干部的选拔机制。选人用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报名公开、公开竞争,通过合理设置选拔程序,采取考试、面试等方式选拔学生干部;四是健全学生干部的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学生干部考核和激励制度。把对学生干部的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学生干部的重要内容,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学生干部定期予以表彰,学生干部的表现情况与推优入党、奖助学金评定、就业推荐等挂钩。

  参考文献:

  [1]宋林泽.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5

  [2]陈昊宇.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11

  [3]熊磊.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4.12

  [4]武如飞.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以苏州国际教育园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0.9

  佘朝华(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