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协调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岗位,专业,职业教育
  • 发布时间:2014-12-23 13:42

  【摘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协调,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本文从职教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分析入手,依据现代服务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提出了职教课程体系与其相适应的具体措施,从而体现人格本位的构建思想。

  现代服务业伴随着技术变革、产业分工细化和经济发展而逐渐壮大起来,改变了传统服务业的运作模式,更加符合现代生产、生活的物质精神需求和消费服务的需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是紧密联系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具有实践性、时代性、多维性和创新性的特点。面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如何调试自己,尽快适应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呢?

  一、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职教发展核心

  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实践与探索在世界各国已历时多年,其发展过程中由浅入深经历了三个变化阶段。

  第一个阶段:学科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学校教育为主,遵从学科教育体系,课程主要是传授知识和经验,辅以一些技术训练和实操训练。培养的人才学科性强,实践性弱,课程与未来工作岗位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第二个阶段: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某一职业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为建立目标而发展,企业开始参与到教学中,靠近了社会的真实需求。德国的“双元制”就是代表。

  第三个阶段:人格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人为本的思想与职业教育结合使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把职业生涯设计融入其中,以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提高和完善学习者个体的素质为发展目标。

  现代职教课程体系的发展与改革正在由能力本位向人格本位转变,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培养有能力的创业者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使命所在。

  二、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源需求

  现代服务业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在就业与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也在不断增加。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空间,职教课程体系建设应及时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协调。

  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表现为:总量需求,高端行业人才需求及高层次人才需求。

  总量需求。从多项经济数据中显示,从事现代服务业的总人数仍偏低,而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人数相对较多。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市场开拓,就业机会的增多,从业人员的总量需求会不断增加,而且有可能会超过传统服务业。

  高端行业人才需求。现代服务业是新兴产业,需要大量对新行业国际惯例、工作流程、行业规范等熟悉的专业人员,目前的教育培训有些滞后,人才培养未能跟上时代步伐。在高端行业中出现了人力资源的短缺现象。

  高层次人才需求。传统职业教育培养的多为流水线上操作工式的简单手工劳动从业人员,高层次人才培养没得到推广。现代服务业是集合了科技发展、创新成果应用的行业,高层次人力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例如具有外语、计算机操作、互联网应用等基本能力,熟悉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管理咨询、信息服务等专业知识、具有良好团队合作与沟通等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多。

  三、职教课程体系建立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协调

  职教课程体系建立要主动与社会发展、经济需要相协调,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新的职业岗位与职业精神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要与时俱进,调整与创新,对现代服务业发展起到支撑与促进作用。

  1.就业岗位的新认识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工作岗位设置,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有了新要求。科技咨询、法律咨询、游戏开发、外贸业务员、产品推广等岗位人才需求更加专业、业务性更强。项目管理、软件维护、文案策划、规划设计等岗位体现了对复合型专业人才需求的新趋势。现代护理、现代营销、市场策划、客户管理等岗位体现了传统职业岗位需求的升级。职教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则需认清新岗位的要求,对接岗位需求,重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种类、课程名称与内容、实践环节设立等等,使职教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现代服务业的需求。

  2.模块化课程内容

  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是有区别的,“就业导向”是职教课程的特色,它具有更多的弹性和灵活性,能对社会发展与市场需要做出快速反应,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变化调整,推陈出新,使教学与社会需求基本同步,彼此协调,及时培养出企业欢迎的人才。

  模块化课程内容是职教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措施。它灵活机动,通过调整更新不同课程内容模块的组合,构建课程体系,满足多种教学计划需要及多层次人才培养需求,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的协调适应。

  3、职业精神教育加强

  职业课程建立与职业资格要求、岗位规范、职业精神相协调。职教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一道一艺、专注精细的“职业人”精神;培养学生分工配合、同心协力,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在学习和实践中,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正能量,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能,增强综合素质。

  4、职教课程教学的提升

  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源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需要具备专业基本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职教课程教学要突破传统课堂模式,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发展E-learning、M-learning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变化教学方式,开拓实践环节。校企合作是职教课程教学特色,继续开拓与深化校企合作,共享育人资源,工学交替,订单联培。构建多层次对外交流的平台,开拓研究生等高学历、高层次教育模式,促进职教课程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多。职教课程体系构建要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协调,体现人格本位的思想,体现职教的强大生命力与较强的社会适应性。未来职业教育发展将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建军.我国职教课程开发模式的演变及启示.职教论坛,2007,(4)

  [2]景跃军,杜鹏.中国现代服务业现状及发展潜力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

  [3]孟晓明.电子商务与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评估指标与评估方法.科技管理研究,2010,6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专项重点课题《现代服务业发展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的阶段成果,课题号:13020014

  黄耕(唐山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