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现代教育模式下的初中历史课堂管理艺术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历史,学科
  • 发布时间:2014-12-23 09:46

  【摘要】现代教育主要以素质教育为主,现代教育模式下,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在进行课程的安排与讲解时要抓住“学生”这一主体要素,进行深入的了解,创造出一套适合学生的管理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认真思考,把学生管理当做一种艺术来发展,使学生容易接受管理,从而认真学习。本文主要从历史教学的角度来讨论学生教学的管理艺术。

  【关键词】现代教育;初中;学生;管理艺术

  近几年,各个学校的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历史教学必须寻求新的教学管理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

  一、在历史教学中树立学生管理的新理念

  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总是以一个固定的方式让学生学习,使历史教学陷入一种僵硬的模式中。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注重的是“管”,以条条框框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而不去考虑学生的感受。管理的实质是“理”而非“管”,现代教育模式下,学生的思想变动发展很快,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要理顺学校制度与学生思想变动的关系,理顺学生管理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对学生的教学管理应该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学生是有思想、有思维的管理对象,在管理中应该强调以人为中心,管理师服务于学生的,所以管理要人本化,动之以情,晓之于理,使学生从心底与思想上配合教师的管理,从而更好的完成学业。

  二、初中历史教学管理注意事项

  (一)注重情感教育

  初中生的年龄比较小,刚刚从儿童步入青少年阶段,心理比较脆弱。他们愿意听自己喜欢的老师讲课,或者是喜欢自己的老师的课。所以教师在教学是要创造“美”的教学模式。在学习和生活中关心了解学生的特点,以美为出发点,在实际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发现美、体现美、创造美。平时讲课时为学生创造一个清新优美的课堂环境,利用丰富的、充满美学价值的历史道具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尤其是用优美的语言,绘声绘色的讲解中外悠久历史,历史与现实的碰撞,发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另外,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衣着打扮,言语要亲切,衣着要大方、美观,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学生喜欢老师,自然不会太讨厌这个老师讲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问题的关联性

  历史课程的讲解是按时间的顺序走的,但是在讲解时要注意历史问题的关联性,关联性主要体现在:每堂历史课堂之间的关联;历史课的内在关联性;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比如教师在讲解维新运动这一课时时,可以从日本向西方学习获得巨大的成功的事实,联系古代日本向中国隋唐学习而进行的大化改新,也取得了巨大的历史进步,使学生了解到: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善于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知识的认识。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易于接受。

  (三)注重课堂检测

  适当的课堂检测能很好地补充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又是对历史内容的回忆与复习。平时教师可以采用板书或者课堂提问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测,允许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相互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不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提高课堂学习气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初中历史教育学生管理艺术的途径

  (一)开课设疑,多角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课堂设问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根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多设置相关的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教学道具,活跃课堂气氛

  历史是门特殊的学科,它主要讲述古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与伟大发明等,比其他学科更加有趣闻性,再讲授历史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历史工具、图片、视频历史故事等将历史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加课堂教学的新奇性与独特性,通过感官系统,传递历史知识,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历史内容。

  (三)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活动课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3-15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开始要求独立,叛逆心理很强,讨厌一成不变规则。教师在讲述历史课时,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多在课程中设置不同形式的活动课,利用灵活多变的活动形式,积极倡导全体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开拓思维能力,是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学习内容。

  1.实地考察课

  教师在讲述某一历史事件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的历史博物馆、古迹、遗址去参观、走访,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解说工作,引导学生在参观的基础上,掌握历史相关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性学习兴趣。例如重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古迹:大足石刻、钓鱼城、白鹤梁或者三峡博物馆、红岩革命纪念馆、湖广会馆等。让学生从实地的考察中去自主感知历史。

  2.模型制造,古书临摹课

  结合美术、书法课,引导学生制作一些与所学历史相关的文物模型或者书法临摹。比如引导学生制作青铜器的模型、龟甲的模型;鼓励学生临摹小篆、隶书、草书楷书等字体,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字的兴趣爱好,加深学生对我国历史人物的了解;又如在讲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这课时,可以让学生课外自制模具排版印刷一小段文字,课堂演示其工作“成果”等,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古代人们的文化内涵。

  3.讲述历史小故事

  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每节课的3-5分钟轮流让学生讲述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小故事,引导学生更快的进入课堂的学习。同时,学生在讲述故事时都会精心的准备,收集资料,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结语:历史课堂教学管理艺术是现代教育模式下新的教学理念,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感情。现在很多学校的历史教师都在尝试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以期提高历史教育教学质量,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美学教育肯定会在历史教学上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潘兵娥,何艳.初中班级管理艺术新探[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下旬)2012(7):143-144

  [2]黎彬燕.历史课堂教学管理艺术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2(9):63-64

  杨馥菲(重庆南开中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