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绿色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来源:学习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中,化学,绿色化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4 12:07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对高中化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高中化学对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尤为重要。而实际的教学中,在渗透绿色化学方面,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师观念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和学生学习意识淡薄等等。本文主要阐述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更好的渗透绿色化学思想,以满足新课改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高中;化学;绿色化学
前言:伴随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倡导绿色化学已经成为高中化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全面落实绿色化学思想,进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时,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学生逐渐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通过以点带面,向学生介绍环境污染的种类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危害,使学生逐渐树立环境保护危机,进而形成绿色化学思想[1]。
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例如,在学到《硫和氮的氧化物》时,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学生能够熟悉和了解酸雨形成的整个过程,以及酸雨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危害,但是酸雨的危害程度究竟有多大,能够达到怎样一个程度,学生了解的很少,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带来的优势,通过图片、影视、视频等方式,使学生能够从直观上认识到酸雨对人们的危害。
二、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现阶段,伴随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已经在教材中逐渐渗透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与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逐渐渗透绿色化学思想,例如,在学到化学反应时,教师应逐渐渗透能源以及能量的开发与利用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具体实践,能够用绿色化学观点防治污染,进而为环境保护奠定良好基础。
三、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在高中教材中,实验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验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有毒气体和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导致更多的环境污染,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逐渐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学思想,通过利用绿色化学思想,改进和完善高中化学实验,在改进和完善实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学校可以逐渐发展微型实验,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微型化学实验的开展,能够以最少的试剂获得更多的化学信息,微型实验与常规实验性质相同,能够得出同样的结论,既能节省药品的剂量,也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污染[2]。
其次,改进和完善化学实验,使其朝向无污染的方向发展,在化学实验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或有害物质,给环境去染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教师应在不影响实验结果与效果的同时,实现实验的绿色化,调整和优化实验内容和仪器,还可以变化实验程序,进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实验试剂与产物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最后,应科学、合理的处置实验产生的废弃物,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会做很多化学实验,部分实验的危害性较大,对教师和学生的健康极其不利,因此,教师和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化学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
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多做关于环保知识的习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习题环节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现阶段。由于人们不能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热资源,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们的共同心声。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不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教师可以选择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习题,不断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要想更好的实现绿色化学教育,教师应将有关绿色化学的习题逐渐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进而使学生逐渐形成绿色化学意识[3]。
五、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化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新课标要求研究性学习是整个高中的必修内容,在每一学年,每一位学生都应完成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可以通过单人完成,也可以通过多人合作完成,在化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自身提出课题内容,并且有初步的实施方案,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性课题进行评价,并且对学生选题内容进行指导。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检测校园环境,对学校的空气质量、垃圾处理等做出评价,并将其与学生的利益与行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使学生能够更加爱护学校环境,并且能够将环境意识转化为自觉主动的环境行为,积极的参加到改善学校环境的活动中[4]。
此外,教师应建议学生将自身研究的成果带到自己家中,并且逐渐延伸到社区,以不断影响家庭和社区成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行为,进而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例如,学生应经常与社区联系,熟悉和了解社区对于环境的一些政策,大力宣传化学与人们生活、化学与环境和化学与社会的关系,进而使社区居民形成健康的、绿色的生活方式,以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使我国经济朝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我们能够看出,绿色化思想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但是,受多种因素限制,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绿色化学理念。因此,现阶段,为有效的保护环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绿色化学思想,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努力,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带来的优势,在实验过程中,逐渐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逐渐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树立正确的绿色化学理念。
参考文献:
[1]李思思,张建斌,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实验改进[J].成功(教育),2010,18(03):259-261.
[2]冯铃慧,刘莉莉,李晓红,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绿色化学教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20(05):12-14.
[3]王春梅,郑克英,浅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山东纺织经济,2011,10(8):158-159.
[4]荣国斌,王荔梅,浅谈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J].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14(01):265-267.
向迪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