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 来源:学习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构建,高效课堂,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4 14:02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数学教育问题日益凸显。虽然在改革政策的推动下,小学数学课堂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不难发现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围绕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高效课堂构建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策略
众所周知,数学教育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其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也是终身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我们的终身教育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同时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工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备受人们关注,人们对数学课堂教育要求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日益凸显。打造高效课堂不仅是广大教师一直执着追求的共同目标,更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我国教育部已经颁布了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及倡导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小学课程标准。虽然近几年来小学课堂教学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不难发现仍存在这样那样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并提出几点对策。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1课堂教学缺乏新型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模式仍然普遍存在,常常出现老师在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台下被动的听。而且部分教师仍然本着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思想,不注重教学过程只注重最后的分数,可结果却事与愿违,学生分数不但没提上来,反而使学生思想僵化,缺乏灵活的创新思维。教师身为教育的指导者并没有清楚的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主人的实质,更没有体会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21世纪的小学生活泼好动,这种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使他们对课堂及对知识学习失去了兴趣,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对知识的独特见解完全掩盖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个性发展。
1.2课堂教学缺乏师生互动及情感交流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大部分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这一关健环节。就拿数学来说,其本身就比较枯燥无味,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上就更显得由为重要。师生互动的实质目的是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更快的理解及吸收老师在课堂中普及的知识。在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及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实现沟通与理解。然而现实生活中的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没有全面的去了解,导致无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都将自己内心世界与情感世界在学生面前封锁,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更缺乏情感上的交流。而小学生往往通过观察课堂上老师的言语、眼神等体态变化来得到一些自我在老师心中的评价与地位等相关信息。教师不管是语言还是眼神上与学生互动都将大大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反之将大大打击学生对学习的信心。
1.3课堂教学缺乏新型的教学观念
新型的教学观念要求教师改革高高在上的传统教育观,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与新型师生关系。以学生出发,处处为学生发展着想,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及点评,积极改进教学评价,将封闭式教育改革使学生开放式学习,开放式发展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及意识。然而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小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他们认为,学习数学只是为了考试,为了分数,为了升学,与他们平时的生活无关,更不要说个人素质、创新意识及个性方面了,这与新型教学理念严重脱节。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师观念过于传统缺乏新型的教育观念。教师总是高高在上的姿态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使学生没有“开放性”发展。
二.构建高效课堂策略
2.1改革教学模式及教育观念,构建高效课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数学教师身为教育的主导者要清楚的意识到未来的课堂教学是自主、合作、探究三者共存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从各方面进行努力,改革教学模式及教育观念,在保证高效课堂的前提下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及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工作中来,建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及质量观。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时刻以学生出发,处处为学生发展着想,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在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培养优秀心理素质的前提下,遵循科学性和导向性原则探索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方式营造团结互助学习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多利用创新的思维来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及增加学生的创新空间。
2.2改革师生学习方式情感化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教师应清楚的意识到要想解决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打造高效课堂必须从自身出发改革师生学习方式,情感化教学。课堂教学不仅是一味的知识枯燥的传达与单方面的倾听、吸收的过程更是师生之间一种情感的相融。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更能体现这一点了。兴趣是推动小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老师应重视在课堂中学生的课堂反应,如果学生全神贯注、积极参与问答,说明他对这一学科课堂知识很感兴趣也易吸收,相反的学生没精打采,东张西望那么这时老师应该换一种方式来对知识的传达。教师应通过课堂及课外对每个学生实际情况全面了解后,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取向与所学课堂内容相结合,创新的思维设置课堂及课后拓展作业,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实践动脑动手。其次,建立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共同进步。这样不仅缩小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加了亲切度更利于老师全面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及对自己教学的认可度。同时学生在不损其自尊及自信心的情况下改正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相互学习有效的提高了对自己及他人的认识水平。再次,学生参与到课堂的管理中来。让学生意识到课堂管理不仅是老师的重要工作同时也与他们息息相关。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师身为教育的主导者要清楚的意识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真正含义,并深刻体会到自身职责所在。从自身出发全方位提升自己并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及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工作中,打造高效课堂与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钱莉.如何转变提升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观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1)
[2]黄良勇.以学定教提高学习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3)
[3]朱雪松.如何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活化.[J]吉林教育2011年01期
路洪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