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打造中国强国之梦-军队现代化建设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军队特色,军队精神,军队新局面
  • 发布时间:2014-12-05 08:12

  【摘要】在历史的任何一个时期,组织和使用暴力的方法都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军事知识就像法律知识一样,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和心理学等领域相互交叉,并与自然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军官要对自己的事业有一个起码的了解,就必须通晓相关领域的知识,并能在自己的军事生涯中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就像律师和医生一样,军人要经常与人打交道。笔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致力于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他善于思考,善于学习,实事求是,躬行实践,为促进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指导原则和理论观点.

  【关键词】军队特色;军队精神;军队新局面

  引言:每一位中国人,都怀着一个富民强国的中国梦.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1.军人职业化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军官队伍稳定。军官在非职业化条件下,处于“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职业心态,对个人的发展及出路存在后顾之忧。实行军官职业化制度,国家对军官职业依法作出承诺,军官在规定的岗位上,无特殊情况可以“终生为伍”,从根本上解除军官献身国防事业的后顾之忧。

  1.2有利于建设高素质军官队伍。实行军官职业化制度,国家和军队依法为军官提供相对优厚的待遇,大大增强了军人职业对军官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效地保留了军队建设需要的骨干。同时,军官服役时间相对延长,进出更替速度放缓,有利于提高院校培训层次。

  1.3有利于减轻地方安置压力。在非职业化条件下,每年有相当数量的退役军官按计划交地方政府安排,给地方政府造成很多困难和矛盾。实行军官职业化制度,部分军官在本职级的工作时间相应延长,每年可减少相当数量的军官退役。同时,由于退役军官有相应的职业化生活保障,仅有少量特殊情况军官需要地方安置,从根本上减轻了地方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安置压力和负担。

  2.如何让未来军队达到在作战上达到精神上的较量和考验

  习主席指出,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固然要靠战略战术,要靠体制机制,要靠武器装备,要靠综合国力,但没有战斗精神,光有好的作战条件也是不能打胜仗的。这一重要指示,为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敢战、能战、善战、胜战精神指明了方向。

  2.1气为兵神,勇为军本。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不仅是物质因素的对抗,更是精神因素的较量。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十分注重军队士气状态,认为士气是决定战争胜负极为重要的因素,把士气提到了战略高度。

  2.2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强化战斗精神的政治要求,是振奋革命斗志的不竭动力。打赢未来战争,先要教育培养官兵牢固树立忠诚于党、献身使命的政治信念,把个人理想追求与党的事业、国家的富强和军队的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2.3深化革命传统。我军自成立之日起,之所以能够拖不垮、打不烂、胜不骄、败不馁,以劣胜优、从小到大,直至夺取最后胜利,靠的就是特有的革命传统。

  2.4多法结合,注重心战。在未来作战中,要通过新闻发布和电视、网络等媒体手段,表明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和坚强决心,严厉批驳揭穿来自各方的干预和谣言,使敌陷于国际社会和国内民众的舆论高压之下,从而对敌形成无形的战斗力。

  3.开创军队职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3.1要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深入进行军队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坚持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完善军事法规,加强科学管理。

  3.2加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建设,更好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积极开展军民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各级党组织、政府和人民群众要一如既往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军队要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3.3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调整改革军队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逐步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建军治军特点规律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繁荣和发展军事科学。

  4认识及建议

  4.1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人民解放军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坚决执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了人民军队的建军方向和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出色履行了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4.2在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我们军队的改革目标必须是而且一定是要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总目标,以保卫中国领土主权、保障中国综合利益不受侵犯为旨归,通过积极学习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提升军队的战略思维和作战能力,实现中国的强国之梦!

  4.3不断提高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物质基础;科学的体制对充分发挥和增强军队战斗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先进的军事理论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加强部队的教育训练是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正规化建设是建设现代化军队必不可少的条件,加强法制建设,实行以法治军是建设现代化军队的重要保障。加强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官兵军事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各军兵种各部队合同作战和独立作战的能力,提高指挥参谋业务能力,搞好后勤建设等等,都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秦银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