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对策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美术,傲雪梅花,提升对策
  • 发布时间:2014-12-05 09:16

  【摘要】目前我国中小学美术课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大,甚至脱离了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要求,课堂单调乏味,使得中小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不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研究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成为紧要的课堂。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

  当前,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发展,很多中小学都研究了不同的教学模式。但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进一步研究和论证这些课程改革的有效性。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很多中小学美术课教学还不能达到有效性,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能适合当前普遍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同时也会制约广大中小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提高中小学美术课教学有效性策略,才能不断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1、明确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指的是利用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它与美术课程总目标不同,也与不同学龄段的阶段目标不同,它更加注重不同单位时间内的效益。再有,课堂教学目标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最终目的。所以,教学目标应该详细而确定,同时具有可检测性。

  制订课堂教学目标主要应考虑三个因素: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但必须认识到不同于课程总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用文字形式确定教学目标,牢固确定“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四个元素。制订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确定主目标、第二目标和生成性目标。

  制订教学目标时也需考虑到下面这些因素:一要考虑到不同学习领域,如美术学习中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具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如在“造型·表现”领域强调学习目标是认识和应用工具、材料、方法和步骤、语言等,为了表现作者思想和情感可以利用造型等方法。二要考虑到不同学习内容。即使学习领域相同但在不同学习单元和学习内容中,学习目标也是不同的,如湘教版教材7-9年级有关中国画的教学内容有:《傲雪梅花》、《寄情山水》、《以形写神》,这三个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不尽相同,分别是为了掌握中国画的笔墨、程式和形神。三要考虑到学科特点,要充分考虑美术学科的特点,防止出现偏差。四要考虑到实际教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如同样都是教学剪纸,而对于小学、初中、高中这些阶段的学习要求是不同的。

  2、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教学需要,教师依据教学要求,创造具有感情色彩的实际场景,将学生置于情境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在美术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依据教学需要,教师可以创设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的实际场景,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不但可以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改变自身知识结构,而且可以使学生同化适应,可以激发学生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在进行湘版《六面怪脸》教学时,教师在教学前为学生准备好例如常见的六面怪脸的面具如猪八戒、孙悟空、唐僧、沙僧这些常见的面具,并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不自觉的认识了怪脸的怪异形象,并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并通过场景的演示,让学生认识到怪脸的有趣性和可爱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3、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从而主动投入到问题的解决当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智力特点,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探究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概括、研究、推导、假想和检验等思维活动,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创造平等和谐、自由友好的学习氛围,师生、生生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让学生积极投入到知识领域的学习当中。学生走上讲台以后,不同的学生会运用不同的表达方法展示自己对课程的认识。

  4、明确教学切入点。

  在中小学美术课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深入生活,这是提高美术课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条件。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确定美术课教学切入点,准确理解新课程标准,教学起点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要求教师能够创造性使用教材,针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防止出现重复性劳动,才能切实提高美术课教学的有效性。实际这种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在美术教学中不但重视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加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中小学美术教育要依据人性角度,体现美术课教学的人文性,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展现自己博大的胸怀和浓郁的思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要求美术教师应该考虑到美术教学的层次性要求,要认识到不同学生具有不同能力,才能真正提高中小学美术课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达到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

  5、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美术课教学都与具体形象和物体有关,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和投影仪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但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色彩,而且在训练学生的剪纸、纸版画和线描时也具有很多优点。有声音也有图像,不但可以应用于欣赏课,而且也可以用来上创作课。它可以展现大自然中的不同景物,学生可以在教室内就能观察到自然界中的万物,有利于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写生材料。但同时必须认识到,现代化教具和传统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教学而服务的,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安排电教时间和电教手段,不然会忽略教学重点。总之,在中小学美术课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广大美术教师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和探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密切相联。所以,我们应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美术教师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从而创造出大量有效教学策略,真正提高中小学美术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艳辉.新课标下初中美术教学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

  [2]王小红.浅谈“色调”在水粉画中的重要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3]齐颖慧.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秦玉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