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视野不断的扩大,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人们意识到合作对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愈来愈重视学生在合作能力上的培养。新课标改革的实际落实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在课堂之中越来越重视合作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今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问题来对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应用;问题;对策
合作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师传授式的“填鸭式”教学,转化为一种教师通过手段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这是一种与传统的“应试教育”不同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之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是一种值得提倡和发扬的教学方式。
1、现今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忽略自身角色,实际施行陷入形式主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老师逐渐从传统的课堂之中走出来,进而采用了一种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的新实践,但是在实际的施行过程中教师却在意识上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合作教学的重点在哪里和在课堂之上如何进行科学的组织,而是真正的撒手不管,导致了课堂秩序紊乱,学习效果不好等等问题。这是老师在分组过程中只是知道分组但是却不得分组的要领,进而导致了分组效果不理想,小组讨论成为了自习课。同时没有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的小组讨论是没有真正达到效果的。
1.2学生本身水平存在差异导致小组交流存在障碍
在一个班级构成中都会有知识结构较为全面的和知识结构有漏洞的同学,这些就导致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存在了差异。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知识讨论是小组合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这个时候需要同学各抒己见,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最后进行意见的汇总和重组,最后得出最为合理的结构。但是由于同学的平均水平没有在同一个标准,这就导致了知识学习好的同学发表的观点别人听不懂,而知识学习不好的则是没有意见或者是没有办法准确表达。这样就导致了小组之内的交流陷入问题之中。
2、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见和建议
2.1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
小组人员的划分不是随机的,而是教师应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习成绩、个人性格特点、沟通能力强弱、性别差异等方面来进行更加全面的考量和划分,秉持同组之间学习成绩差不多、思想水平差不多,但是同组织内同学的性格存在差异的原则来讲不同性格的同学联系在一起,避免了同一组之内发言的调动率低的特点,通过这种更加科学合理的搭配分组,并且根据实际效果来进行小范围的变动,进而保证学生在数学课堂之上的交流变得更加的通畅,同时小组之间适当的竞争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果。这样的分组保证了不同水平的小组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数学成绩相对较弱的同学也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来提高成绩。例如,数学中的一个知识点不会,整个小组之中一定有会的,这样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帮助,既能够使得学生自信心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2将小组之间的集体成绩作为最终评判的标准
各个小组之间的评比比赛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小孩子的好胜心较强,因此一旦涉及到输与赢就能够点燃学生的热情。教师需要借助学生的好胜心理,通过评比来进行教学成果的验证,但是不能够对每一个同学的成绩来进行对比,而是需要通过各个小组的集体成绩作为最终评判的标准,这样的评比方式能够鼓励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合作共同进步,同学的鼓励和教师的表扬能够使其心理获得更大的满足,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2.3教师端正思想,完成本职工作
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端正自己的教学观念,真正的认识到小组合作的精髓,而不是只知表面而不知其精髓,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注意小组分组之后的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观察学生的状态并且进行适当的引导和鼓励,通过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来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得小组合作效率不断提高。例如:在小组合作中如果教师发现其中有一些学生性格较为内敛,不喜欢过多的说话,实际的小组参与度不强,这个时候需要鼓励他加入到讨论之中,积极发言,或者是提醒小组中性格较为开朗、表现活跃的同学去感染他,帮助他加入到讨论之中。
2.4将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上,只有小组合作是不可以的,还需要一定的自主学习。在新知识学习之后,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新知识的消化,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进行独立的思考。此外还需要为学生的小组合作搭建更加科学的平台,进而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来深化对课程知识的了解,实现最完美的课堂。
3、结语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最为活跃时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数学作为一种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各个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进行知识和方法的共享,进而实现共同进步。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自身职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水平来进行科学的分组,并且在小组讨论中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讨论,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提高,进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龚莉.让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小学教学设计,2003(Z2).
[2]高苏青.莫让“合作”变“合坐”——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2)。
[3]王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实践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1).
刘秀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