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间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 来源:学习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民间音乐,音乐教育,传承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4 12:32
【摘要】本文论述了民间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重要意义,建议从学校音乐教育应该以传承传统民歌为基础、让民间音乐传承人走进校园、带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采风、重拾“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学校要搞好相关科研以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等方面来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间音乐。
【关键词】民间音乐、学校音乐教育、传承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我国的社会经济各项事业需素发展,尤其是与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也日益紧密,也促进了音乐文化的交流。这种交流似的中国人加深了对西方音乐的了解和兴趣,也使得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传统音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但是,在这种音乐文化全球化的背景对我国那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构成了不小的威胁。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最主要传承方式就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代代相传来完成的,所以,教育依然是传承和保护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主体形式。学校音乐教育承担者传承和保护民间音乐的重任。
一,学校音乐教育应该以传承传统民歌为基础。传统民歌文化是一个发展和传承相结合的概念,学校音乐教育应该将传统民歌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引入到教育中,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基础。只有真正意识到民间音乐在音乐教育资源中的重要性,真正给予民间音乐教育重视,才能在整个学校音乐教育中找到答案。要使传统民间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用先进的思想观念来改变教学内容,培养学校音乐教育的“根”文化意识。
二,让民间音乐传承人走进校园。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主要是依靠代代相传的法师,也就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学校音乐教育对音乐的传承方式与这一模式大同小异。相比较而言。学校音乐教育具有更好的规范性,更加能够促进音乐文化的持续发展。在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中,可以将民间音乐的传承人请进课堂,给学校的师生来讲授原汁原味的传统音乐,让学生直接接受传统的民间音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仅是学生学到了民间音乐,还创造了尊重、扶持民间音乐传承人的社会氛围,加深了民间传承人与学校学生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的信心。
三,带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采风。传统民间音乐的精华大都在民间,而现代学校音乐教育通常是以校内课堂为主要方式。在学校音乐教育的课堂上学习到的只是理论方面的只是,音乐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田野乡间观看民间艺人的演出,参加一些地方的民间节日盛会,能够使学生对传统音乐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对传统音乐的种类、内涵、功能和作品资源等有真切的理解和感知,将传承和教学更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走出课堂,实地采风传统音乐的传承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广大的地区拥有广阔的民族文化环境,是丰富的学校音乐教育实践基地,可以作为不同教学方法和不同课程的教学资源,是整个学校音乐教育形成一种良性发展的态势。
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传承民间音乐。当前,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科学与音乐的结合和日益紧密起来。要使民间音乐能够得到普及和长远的发展,仅仅依靠艺人的传授和学校音乐教育的课堂教育远远不够,还应该迎合广大群众对音乐的审美心理,在传承民间音乐的同时将民间音乐和相关的现代元素进行有机结合,使民间音乐在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从而使民族音乐得到可持续发展。除了通过现代传媒技术将民间音乐刻成光盘出版外,还可以通过相关的门户视频网站免费进行下载。此外,学校音乐教育还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传统音乐的教授,使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多元化、鲜活化。
五,重拾“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口传心授”是一种开放性的,富有创造性的传承方式,是东方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教学手法。我国传统音乐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特点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得以形成并传承的。我国现代的学校音乐教育基本上是从西方引进的新的教育教学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口传心授“的发放体制被打破,继而采用的是以写定乐谱为范本的书面教育,具有规范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当前,我国的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一直对古代的教育方式还没有完全的重视,在否定我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同事,也影响了传统民间音乐原样保存和继续传承的环境。因此,要搞好民间音乐教学,教师就需要深入研究和总结”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将现代音乐教育融入到传统音乐教育中去。
六,高等学校要搞好相关科研。担负着国家教育和科研重任的高校也应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建立相关的民间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科研机构,做到研究人员到位,研究经费到位,建立健全相关的激励制度,研究制定中长期计划并分步骤实施。定期召开音乐收集整理研究、编写教材、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艺术交流和科研成果交流等方面的学术会议,并通过教学来推广科研成果。学校还应该积极开发各种音乐资源,研究传统音乐,加强和满足地方民族的民间音乐鉴赏、表演和教学的需要。学校还应该有意识的将民间音乐收集整理出来,编成有层次、系统的讲义或者教材,并不断的进行修改补充,构建民间音乐的教材和实践体系,使学生投身到学习、表演和研究民间音乐中去,将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保护好并发扬好。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民间音乐就像一条历史长河,一直在流淌,在传播。现代社会中,在民间音乐的传承方式方法上,我们应该利用学校建立起来的规范系统的传播和传承普遍性知识的模式,更应该大力弘扬和保护民间音乐自身的传承方式方法,保留其文化内涵,充实其个性魅力,使我国博大精深、瑰丽多彩的民间音乐持续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杜亚雄.忘“本”的中国国民音乐教育[J].美育学刊,2011,(1).
[2]胡园飞.我国社会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10).
[3]杨海.中小学音乐教育传承创新民族民间音乐的模式构建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4]徐睿.对学校专业音乐教育中民间音乐传承的思考——以扬州民间音乐为例[J].新课程(教研版),2011,(4).
[5]章琦.民间音乐在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思考与构想[J].大众文艺,2010,(10).
董桂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