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庭的爱成为孩子成长的沃土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家庭,健康教育,品德
  • 发布时间:2014-12-05 08:39

  【摘要】家庭的爱贯穿在生活的点滴中,也是在细节中深入孩子的心灵,同时需要在爱的矛盾中整合,在共同学习中完善,最终让孩子在家庭的爱的沃土中成长。

  【关键词】家庭,健康教育,品德,细节,整合,学习,沃土,成长。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们为孩子的成长,可谓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付出大量爱心…..,但是往往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让孩子学会爱,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长辈,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老师,爱所有关心帮助自己的人。一项现代儿童生存状况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孩子有“惟我独尊”的倾向,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在接受来自于成人的源源不断的关爱时,丝毫不会去考虑别人的需求与感受,表现出冷漠和自私的不良行为倾向,这种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的发展。

  那么如何让“家庭的爱”成为孩子成长的沃土呢?

  一、在生活的点滴中贯穿健康教育。

  孩子是生活在社会这个大集体中的,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对他们极其重要。作为家长要注重日常生活正确的健康的教育,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如教育孩子:不小心碰着别人要主动说声对不起;别人帮助你要说声谢谢……。教育案例:一位妈妈带孩子到户外游玩,途中恰逢一位环卫工人在疏通下水道,周围一带都散发着作呕的臭味。“妈妈,那位叔叔在干什么啊?”,“站在那么脏那么臭的地方,他真不讲卫生!”。这位妈妈捂着鼻子,根本没有理会孩子的提问,取而代之的是:“臭死了!快点走!”说着,便将孩子像赶鸭子似的带离了那个活生生的现场。有人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怎样的教育就得到怎样的品德。”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它包括品德、经验知识和智力等方面,而品德是核心。但是恰恰这一基础却不为这位妈妈所重视。或许也有更多的教育工作也是如此,不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片段,不善于随机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

  二、让爱心教育深入孩子的心灵。

  有这样一个事例:孩子对妈妈说:“爸爸和我一样,也喜欢看动画片。”妈妈笑着对孩子说:“你爸爸本来不喜欢看动画片,但为了让你高高兴兴看动画片,他就不看其他节目了。你爸爸就是这样,遇到事情总是先替别人着想,然后才考虑自己,你可要向爸爸学习啊!”我想,这就是自然生动的爱心教育。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榜样,家长与左邻右舍的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对弱者的同情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成为他们产生相同情感的正能量。家长在注重榜样力量的同时,还应给孩子爱的机会。对于孩子来说,接受成人的爱是快乐的、幸福的;然而,给予别人爱,别人能理解、能接受,比接受成人的爱更快乐!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只知道为孩子奉献爱,却垄断了孩子爱的机会,爱的权力。不放开你的手,不让孩子帮帮你,让他们有爱别人的机会是非常遗憾的。父母生病了,让孩子来照料;父母下班累了,让孩子多帮忙些家务……,让孩子在被人爱的同时感受温暖、快乐,并由此学会爱别人,帮助别人。这样才能让幼儿拥有健康的人格,珍贵的爱心。

  三、整合家庭爱心教育

  在一个家庭里,各个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为即使是在一个健全的家庭,一个孩子可能会面对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如果孩子有继父或继母,那情况会更复杂。由于这些家庭成员的经历各异,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以及教育观可能差异很大。他们展现的行为、表达的语言等信息,都会对孩子造成间接地潜移默化的影响。更直接的是当孩子遇到某个问题时,不同的成员会给出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答案,不同的要求。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矛盾表现。

  如某幼儿园户外活动准备排队时,张海和陈子涵互相抱在一起玩,越抱越紧,摔倒在地,子涵大哭起来向老师告状说张海打他,张海一脸惊,慌赶紧向老师声明:“我是不小心的!不小心的!……”老师先扶起子涵,并检查他没有摔伤后对他说:“你们是自己互相玩耍不小心摔的?”子涵点点头不哭了。我进一步以柔和的声音引导张海说:“老师知道你是不小心的,但你把子涵压倒了,应该说‘对不起’”,张海见老师没有责备,他不再惊慌并认真地向子涵说:“对不起”,子涵赶紧说:“没关系”,俩个人又成了好朋友。但是,如果是孩子是和邻居的同伴玩耍,向父母或爷爷奶奶告状情况会怎样呢?会不会有“你不晓得打他啊”、“你是憨的啊”、“不要给老子说”、“活该,喊你不要跟他耍你不信哒”……。不同的人说这类事的话,加上语气的不同,会让孩子得到什么呢?显然是不会让两孩子立刻成为好朋友吧!

  很多幼儿动不动就流泪,容忍精神和挫折感非常薄弱,经不起一点点磕碰。针对幼儿脆弱、娇气等心理弱点,应该进行“坚强”、“勇敢”、“宽容”等心理品质教育,及培养他们经受挫折的能力。如刘雨贝小朋友,就是个娇气十足的女孩。每次她流泪时,老师都鼓励她:“别哭!雨贝很坚强的!把眼泪擦干!老师喜欢坚强的孩子!”等她擦干眼泪后我再引导她:“好朋友一起玩,轻轻地碰一下是没关系的,你说对吗?”渐渐的她不再动不动就哭了,而且看到其他幼儿难过时,她也学着老师的口气说:“轻轻地碰一下是没关系的。”坚强的品质和宽容的精神慢慢地走进她的心田。可是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教育的幼儿的家长吧,“哎哟,幺儿你咋的呢,奶奶看看”、“那个打我们幺儿哟?来妈妈抱抱”、……除了安慰还是安慰。

  其实,家庭教育中最常见的矛盾还有:爸妈要批评孩子,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护着,甚至反过来批评孩子的爸妈。这种现象也十分不利于孩子优秀品质和良好个性的形成。甚至是把孩子原有的优良品性给破环了。

  总之,家庭的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如果这种爱是一种正能量,那它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如果是一种负能量,那就无异于给孩子的心灵播种了毒品。作为家长,必须重视爱孩子的方法,必须学习爱孩子的科学方法。

  李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