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以人民出版社教材为例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方法
  • 发布时间:2014-12-04 13:21

  【摘要】本文在总结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教材特点的基础上,指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要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创立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目的。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材课堂教学 基本方法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004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后,历年来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民出版社的教材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与方法的同时,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国际意识、民族意识、公民意识等,促进学生正确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以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开展为基础的。

  一、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

  历史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在课堂教学中,以某一历史事件为中心和主线,探讨关键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对当时乃至后代的影响,引导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进行分析和领悟,力求使学生构建起对历史知识全方位、多学科的理解,提升学生理解历史的能力。目前的教材采用模块、专题的方式呈现,各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历史的时序性不强。因此,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立足教材,构建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比如讲解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容时,将有关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内容抽取出来按照时间发展进行讲解,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教材内容及其内在与其他学科联系的关系,形成科学的良性的历史课堂教学体系,同时也帮助学生构建起历史的内容架构。这样可以通过课堂内容教学,在讲清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加课堂教学的启发性,使学生从宏观上更清晰地掌握中国经济从古代到近代、现代的发展脉络,引导学生形成明确的历史学习观,掌握历史发展的原因与基本规律,全方位去提高学生探知历史精髓的水平。

  二、创立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是集中开展教学活动的场所,因此课堂教学气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创新教学手段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重要方式。一般来说,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就是要在充分尊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形成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这就要求历史教师首先要改变定位,由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其次要改变方法,由单纯灌输式的单向教育模式转变为平等双向的交流模式;再次要改变教学重点,由知识点的讲解转变为解决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具体的方法运用包括借助多媒体影音设备和技术手段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比如在讲解晚清政治制度历史内容部分,可以节选《故宫》等纪录片和网络上的相关内容进行播放,首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尽快对相关历史形成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置具有开放性的论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查找资料等方式来探寻问题的答案;最后,教师根据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对历史事件进行准确、合理、全面的分析,总结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线索。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广泛使用,课堂教学可以借助这些平台向纵深发展,引导学生接触更广泛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自学和思考的能力,形成课堂教学的良好互动。

  三、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目的

  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历史事件中的基本内容,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多学科背景,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综合、概括、归纳、比较和分析、评价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历史阶段性的归纳总结,从而将分散的知识点和凌乱的个人认识系统化、科学化,揭示了历史现象以及内在规律,将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在讲解历史人物过程中,在全面再现历史原貌的基础上,总结他们参与的历史事件,从而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比如梁启超,前期参与发动变法运动;变法失败后,一度同康有为组织保皇党,反对辛亥革命,宣扬君主立宪,并曾支持袁世凯;但当他发现袁世凯的称帝野心时,又支持护国运动。对这类人物,应该根据他们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不同作用,给以实事求是的评价。同时还要“透物见人”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对历史现象的本质和历史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用最正确的方法来解释历史的一些基本概念,即历史发展的规律,准确把握历史研究方法。

  从总体上来看,人民出版社教材能够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教材内容,适应史学界和学术界的理论发展潮流,及时吸纳历史研究的新信息、新成果,增加考古最新发现和解密档案资料,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准确了解历史原貌;加强政治、经济制度和学术思想等宏观知识和理性知识的介绍,增强学生对各个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增加图画、地图、表格等各类文献资料的阅读与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武雪燕.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谢景文.用好历史教材提高课堂效率[J].中学教学参考,2014,16:99.

  [3]吴赛庚.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探索及反思[J].内蒙古教育,2014,18:19.

  [4]彭玲.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J].赤子(中旬),2014,04:175.

  [5]许明华.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135-136.

  胡继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