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自学,民主,兴趣
  • 发布时间:2014-12-05 09:44

  【摘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生活经验、民主参与、学习兴趣、自信、实践是使小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自学 民主 兴趣 自信 实践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课堂教学如果摆脱不了“教师牵着学生走”的局面,不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那么“不管教师教得如何出色,讲得如何生动直观,都无济于事。”在贯彻新课标,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了学生,只有学生在课上真正“活”起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才能进行高效率的学习,才能走近最理想的教育。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学会自学。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才能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才能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创造性思维,冲破目前还普遍存在地学生在课堂上规规矩矩的坐着,师生之间只有灌输缺乏交流的状况,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沉闷局面。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联,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能够主动学习。

  二、发扬民主参与,创设和谐氛围。

  从优秀的课堂案例可以看到,教师在课堂上发扬教学民主,课堂气氛民主,学生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因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才能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表现为:

  1、亲切。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做一种奖赏和鼓励,从心里感到温暖和甜蜜,这样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

  2、民主。民主决不是放任,而是充分尊重学生,以求得心灵沟通,师生彼此理解、信任和合作。同时要虚心向学生学习,善于发现和欣赏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实现教学相长。

  3、平等。教师要由过去的“主宰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点拨者,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善待后进生。

  三、注重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数学。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不能埋怨学生激而不发,学习无兴趣。魏书生老师认为,兴趣象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捣毁。兴趣在每个学生的脑子里都存在着,不在于学生有没有兴趣,而在于有的教师能点燃兴趣,有的教师只能捣毁兴趣。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吸引学生参与。教师表现为:

  1、能针对不同的学生具体情况,有计划地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层次。

  2、能充分利用学生求新、好奇与渴望求知和成功的心理,想方设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力求实效。

  3、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品质。

  心理学认为,良好的兴趣品质应该既广泛又专注,小学是打基础阶段,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时,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会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知识,亲身体验新知识的产生、形成的探究过程,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四、帮助学生铸造自信,体验成功。

  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最大的心理需求是获得学习的成功,尝到成功的愉快,从而使学生充满自信的投入到学习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教师应表现为:

  1、要让自己处于学生的位置来考虑问题,研究学生的心理需要,特别是后进生渴望成功的心理需要,因材施教,充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2、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活泼向上和坚毅的健康心理,并利用他们的好奇、好胜的心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3、当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要想办法对他们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渡过难。

  4、要使学生真正感到教师的一片温情,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范德比尔特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自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能踏进事业的门槛。”可见,自信作为成才的条件,已经为社会所接受。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借助赏识的力量帮助学生铸造自信,告诉学生:“你能行!”。它让人心中充满激情,能够勇敢的面对一切,让他们明白,任何学习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让他们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多给学生一些适当的赞美言辞,学生就会认为自己做得很好,就会默默提升自己的信心,从而获得成功。

  五、走进生活,让学生实践数学。

  我们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使学生学会在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

  总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是让学习学会学习,让学生在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发挥主体地位,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调动学习兴趣,燃起求知欲望。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学习场面,唯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走近最理想的教育。

  孟丽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