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气氛探析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 发布时间:2014-12-04 14:50

  【摘要】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感知感受能力,所以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要重点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思想感情,加强对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人文学科之母的语文,要想让学生热爱语文,实现教学目标,良好的课堂气氛必不可少。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要求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将各个环节有机融合起来。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堂气氛

  现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研究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但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环境。这里指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这种精神环境就是指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而形成的某种占优势的综合的心理状态。

  良好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但在实际上,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课堂气氛比较呆板、沉闷。要想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理念,才能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奠定基础。要想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在课堂初始阶段,教师可采取一些有新意的做法,诸如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这些活动的运用,便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克服学生心中的厌学情绪。

  其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给他们更多展示的机会。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都证明,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所以要想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语文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这一点。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教师要改变观念,创新工作形式。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师给学生的印象是严肃、充满权威性,所以整个课堂气氛比较严肃。要想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充满微笑地去授课,实践证明微笑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能在无形之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同时,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多准备一些诸如笑话、故事等内容,在需要的时候用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教师要学会情境创设,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课堂情景,引导学生去切身感受、体会。

  充分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表现形式,使课堂气氛的活跃更加容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展现一些图片、画面等,让学生置身情境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第五是语文教师要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机械地教,学生机械地学,即所谓的填鸭式教学,课堂气氛缺乏活力,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第六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仅取决于课堂之上,课堂之外也很重要。在预习环节,教师可布置一些富有趣味性和表现性的内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同时可定期举办一些演讲比赛、故事比赛,要学生真正喜欢语文,这些都为良好的课堂气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总之,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语文兴趣和成绩的提高十分重要。教师要积极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探索出一条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方法。同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热爱语文,真正热爱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

  [2]颜移秧.职专思想政治课新课导入浅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6)

  [3]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4]韩荣.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革新,2010,(01)

  杨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