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错误资源”拓展学生思维
- 来源:学习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错误资源,小学数学,思维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4 13:34
【摘要】新时期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才能够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有效运用“错误资源”能有有效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够达到拓展学生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同时也是教学真实性的体现。“错误资源”顾名思义是指师生在认知这个阶段中学生思维存在错误或者脱离实际,两者在经过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将“错误资源”变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质资源。而本文致力于研究“错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为广大的教学者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错误资源”、小学数学、思维
仔细观察小学数学课堂后不难看出,教学者的教学计划比较完整,对每节课所要教授的知识也比较系统化。但是这都是其表面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学者制定教学计划没有充分依据学生情况。新课改中指出还原“真实课堂”,构建“理想课堂”但是对于真实、理想两者之间又是用什么来进行鉴定的呢?值得广大教学者深思。而笔者认为,真实课堂也好,理想课堂也罢,只有在知识的碰撞中才能够擦出火花,而在这个过程中无法避免一些错误的产生,只有充分错误,才能够将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优质资源,最终促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提升。
一、正确对待“错误资源”
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任何一种资源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进行处理,其效用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小学生其认知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还处在处事阶段,不可避免的在学习过程中会犯一些错误,倘若善加利用必定能够促进学生发展。小学数学相对于语文、英语等其它学科来说,其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当然也具有其自身的枯燥无味的特性,而这也正是导致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所在。数学与其它学科也有明显不同,对于开放新试题来说其它学科没有统一的答案,而数学不同,只要不是特殊情况其结果都是较为单一,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存在的错误。而这些错误制约了教学者教学活动的展开。但是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资源。例如:在《混合运算》这一章节中,学生可能对于运算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此时教学者可以利用提问的形式来考验学生对这个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学生加减、乘除两种运算方式混合,无形之中也暗示学生对这个章节的知识掌握不牢[1]。从中也就不难看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其实是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有利于教学者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而这也就需要教学者对“错误资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二、有效利用“错误资源”
1、借助“错误资源”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从教学者的角度出发,首要任务是要尊重学生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对这个最好的诠释。教学者要改正以往严师的态度,用一颗宽容的心包容学生所犯错误,并耐心教导,经过相关研究表明,教学者这一处理学生错误的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为学生更好的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创造条件。例如:教学者可是事先设置一些易错的题目,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小卖部一天卖出的水果总量是40kg,每1kg价格是3元,其中卖出的苹果是15kg,问除了苹果以外其它水果的营业总额为多少?看似一道比较简单的题目,但是这道题中涉及多个数字,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考验学生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来说,在经过一番思考后能够准确列出算式,但是对于基础掌握较差或者做题较为粗心的同学来说,这道题是很容易出错的。这样教学者就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一点,对能够正确掌握知识的同学予以表扬,对于那些因为粗心或者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予以鼓励,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学生再犯。无形之中师生距离加近[2],树立起一个“良师益友”的形象,而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也有了全新认识,学生思维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学质量也得到保障。2、一错再错,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错误资源”最大作用则表现为教学者能够有效利用这一机会,促使其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由开始学生错误慢慢发展下去,学生最后就会发现其结果也是错误的,这也就促使着学生自身一步步进行检验,最终顿然开悟。例如:一加工厂计划加工400条毛巾,已经工作4天了,平均每天45条,问:工厂最少还要多少天才能够完成这一目标。依照学生平常思维方式其算是应该表现为(400-45*4)/45,但是此时却有学生将算式表现为400/45,教学者在面对此类错误的过程中,不应该直接否定,而是要求学生自身看清题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进行表达,或者教学者进行相关的暗示,帮助学生完整解答[3]。学生在检验题目的过程中,自然会发现得到的结果不符合常理,以此来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正视“错误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利用,能够直接作用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当然其作用并不是简单的纠正学生学习中的错误,而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通过错误来帮助学生以后更好的学习,与此同时也为学生未来学习更高层次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金国.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0年07期
[2]叶莹.让“错误”生成精彩[J].广西教育2011年04期
[3]赵必星.以错为镜,方得正解——以“错误资源”激活小学数学教育功能微探[J].考试周刊2009年25期
李媛1984年,女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联华村人,汉族,大学本科学历,中国轻纺城小学教师,小学数学老师。
李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