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经验,原则,探索
  • 发布时间:2014-12-05 09:54

  【摘要】为落实十八大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精神,本文以无极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为例,研究了其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了未来更好发展的举措,旨在给县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特色文化产业 科学发展 经验 原则 探索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落实这一精神,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就必须加快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进一步发挥特色文化产业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化结构、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同时,特色文化产业由于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对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了总结无极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未来发展进行了探索,以期对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有所裨益。

  一、无极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无极县依托其丰厚的特色文化资源,结合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十八大精神,大力发展本县特色文化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取得如下成功经验。

  1、传统工业与诸多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皮革业是无极县是第一大传统支柱产业,为使皮革业转型升级,我县把皮革加工业和绘画、雕刻等诸多艺术形式结合结合起来,生产制作销售牛皮画、艺术皮革箱包,装饰软包装等皮革艺术产品,开辟了一条皮革生产少污染、高附加值、可持续发展之路;更是无极县特色文化产业的创新。河北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皮革工艺美术品生产”(野风艺术聚落文化产业基地),就是其代表。目前,该基地已有相当规模的团队从事商品国画、油画、牛皮画创作,作品有人物、风景、静物、花卉等,远销美国、韩国等地,深受市场欢迎。2、继承传统文化特色,无极剪纸誉满天下。

  无极剪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大力发展剪纸产业,无极县成立了无极剪纸研究创作中心,对其历史沿革、传承、代表人物及作品、图谱等进行深入挖掘整理,促进了无极剪纸产业化进程。注册“创艺剪纸”、“牛世民剪纸”、“魏昌剪纸”等剪纸公司及工作室12家。从业人员2600余人,年创作产品7万余幅,产值突破1500余万元。无极剪纸积极国内外各种文化艺术节(比如韩国、加拿大、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节),且多次获得殊荣:曾获“石家庄国际小商品博览会金奖”,“中国第一届花馍艺术节银奖”;作品《鱼鸟图》、《秋雨》在首届中国剪纸艺术节上获银奖并被中国农业展览馆永久收藏。《和平梦想》等5副作品在日本长野市“明灯节”上获大奖,并由长野市市长亲自颁奖。被多国友人视为珍品收藏,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和现任奥委会主席罗格均有收藏。无极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牛世民的作品在加拿大第65届郁金香节上大放异彩,加拿大《健康时报》、《渥京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无极剪纸,不仅在全世界弘扬了中国文化,有力提升了无极的知名度,而且极大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培养人们的爱国情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3、以特色文化活动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为促进文化产业不断发展,无极县通过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带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比如我县北方吹奏艺术节、北方鼓乐艺术节、民间花会展演艺术节已成为全县文化活动的知名品牌。特别是无极县北方吹奏艺术节影响到周边11个县市区,参与面之广、规模之大、吹奏艺术之高得到了省、市音乐界专家的高度评价。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都极大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4、成立多种文化组织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依托无极县丰厚的文化底蕴,组建了甄氏文化研究会、刘琨文化研究会、北方吹奏艺术学会、诗社、剪纸协会等11个文化组织,定期开展文化活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比如我县成立的“甄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统领甄氏历史文化的史料研究、规划发展、对外交流等工作,促进国内外甄氏文化交流,创编了《甄氏文化通讯》学刊,出版《无极甄氏族谱简编》一书。先后赴广东开平、江苏、山东、河南等甄姓同胞聚居地开展联谊活动,加强宗室友谊。数十次接待旅美、墨西哥、香港、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谒祖甄姓同胞及国内宗亲5000余人次。由此可见,这些文化组织为无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无极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原因

  (一)主要问题

  1、总量规模偏小,文化产业带动力差。据统计,2013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不到2%,特色文化产业则占比更低。

  2、文化产业科技含量较低,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特别是缺乏原创性文化精品和适应大众文化需求的适销产品,居民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文化消费处在低水平状态。

  3、市场发展缓慢,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极县美食市场,剪纸交易市场、图书音像市场、工艺品市场、古玩字画市场等发展缓慢,展览馆、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特色产业的发展。

  4、缺少著名品牌,经济效益不高。比如无极剪纸虽享誉海外,但缺少像“杨柳青”年画那样的大品牌,多数产品以“无极剪纸”笼统冠名,经济效益不高。

  5、对历史遗产开发不够,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比如我县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甄氏墓群,有其固定场所和深远文化流传,因为缺少后续开发和保护,成空置废弃状态,很少有人涉足,形不成特色文化产业。

  (二)原因分析

  1、“重经济、轻文化”的思维惯性未完全消除。近年来,我县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经济建设项目和文化建设项目相比,还是轻重偏颇。无论是投入还是经营管理,民间行为较多,政府组织引导、规划设计成分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带有不同程度的随意性、盲目性。比如无极泥模等,多单兵作战,比较分散,形不成一定规模,难以打造自己的个性特点,加之生产者品牌意识淡薄,造成产业整体对县域经济贡献率偏低。

  齐荣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