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军校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思考
- 来源:学习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军校,课堂提问,课堂教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4 16:10
【摘要】本文从军校课堂提问的现状以及影响军校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具体因素出发,提出了提高军校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几点策略,为提高军校课堂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军校 课堂提问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它不是简单地把知识装进学员头脑中,而是通过学员主动的思维活动,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主见”和“思想”。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要有动态的信息交流,而这种交流就需要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来实现。
一、军校课堂提问的现状
通过对武警警官学院课堂的随堂听课和教员访谈,并对课堂提问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我们发现目前课堂提问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提问的方式比较单一
有的教员过多地提一些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的问题。有的教员偏好指定学员提问,被点名学员不知所措,其他学员则乐得置身事外。有的教员注重提问,却不注重分析,简单认为多提问就是启发式教学。
2.提问的内容比较简单
多数教员的提问层次结构合理,但总体上以记忆型提问,如对概念、定理的简单提问为主,启发创新型提问较少。
3.师生问答渠道不畅
课堂教学中“普教化”倾向明显,满堂灌、教员一讲到底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在课堂提问中,总会有学员回答“我不知道”的现象,教员对此也很无奈。
4.部分提问目的不正确
为了惩罚课堂纪律不好或正在开小差的学员,有的教员把提问作为一种手段,让学员“难堪”。这不仅会引起学员反感,而且不利于其他学员的学习,妨碍搞好师生关系。
二、影响军校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具体因素
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很多,分析和掌握这些具体因素,以及军校学员自身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员有效地组织和实施课堂提问。
1.课堂提问的频度
由于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部分学员存在“人在心不在”的现象,学习自由松散,你讲你的,我想我的等特点。频繁的提问容易使这部分学员产生懒惰思想,出现“随大流”和盲目答题现象。
2.课堂提问的难度
军校学员的学习能力相对不强,文化基础知识水平普遍不高。他们多数在训练和临时勤务中负担较重,学习时间有限,学习压力也较大,提问过难容易使他们望难生畏。
3.课堂提问的开放性
将回答限定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答案之内的称之为封闭性问题,否则称之为开放性问题,多提开放性问题可以培养学员的发散性思维。
4.课堂提问的等候时间
军校学员记忆力强,但对知识都是死记硬背,不善于分析、理解,尤其对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不能牢固掌握。教员如果不给以充足的时间让学员准备和思考,则往往会造成学员无法回答或回答错误。
5.学员的提出问题能力
军校实行的是严进宽出的政策,学习压力和动力不大,促使一部分学员是为考试而学习、为毕业而学习,在课堂上不想提问也不会提问。大部分的学员都习惯于接受式学习,缺乏提出问题的方法。
三、提高军校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结合军校学员特点,采用有效的提问策略,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营造无拘束的合谐的教学氛围
受“师道尊严”的影响,教员在课堂提问时可能会缺乏感情投入,学员回答正确时不予以鼓励,回答错误时则进行批评和惩罚,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势必会造成学员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惧怕感。教员应当把学员当作合作的伙伴,热情、无距离、探讨式地进行课堂提问,使师生处于一种平等的、互助的合作学习状态。
2.精心设计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教员的提问应当与学员已有的工作经验、日常的生活实际、当前的社会环境建立起有效的联系,把教材知识变成具有潜在意义的实际问题,注重构建教学环境,给学员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员在亲历感知、认同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学会学习。
3.结合学员认知发展水平提问
教员应充分考虑军校学员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从每个学员的实际出发,整合学员的经验和背景知识,提问于新知识的重点处、链接处、疑难处和学员思维的转折处等,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掌握不同形式的提问
(1)回忆再现的提问
为更好地学好后面的知识,对已学过的知识必须要熟练掌握,所以,在每次课开始时,提出几个有关前次课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的问题,让学员略微思考之后进行回答,最后,由教员进行补充和讲解。
(2)新课导入的提问
教员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提出有关问题,自然地引出新的课程。例如:讲述“军事”这一概念时,我们可以举一些事例“我们进行的军事训练,处突行动,战备,以及我们进行的教学活动等就是军事。”再和同学们一道概括出军事的概念,然后在学员对概念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作深入的介绍。这样教学内容就会更形象、直观,就会使学员在情景中参与,在参与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重视重点的提问
教员在上课时,可以根据课程重点内容巧妙的设置一些问题,让学员带着问题听课。教员在上课过程中,需要有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述,要将问题讲细、讲透,通过听课使学员的疑问找到答案。最后,再次将问题提出,让学员回答。
(4)课程小结的提问
教员在每次授课内容结束之后,根据本次课程的内容,提出几个问题,督促学员去思考、去归纳,去整理所学内容,这样做使学员更加系统地掌握了所学内容,对重点内容更加明确,难点问题加深理解,可以保证教学效果,培养了学员归纳、总结、综合知识的能力。
5.对学员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
学员回答问题后给予及时和积极的评价,是提问有效性的保证。常用的评价方法有表扬、鼓励、引用、身体语言表示等。对于回答正确的学员应进行表扬,这是对学员能力的一种肯定。对基础差、回答问题很吃力的学员应以鼓励为主,通过超前性追问和再次递进提问,帮助其分析和解决问题,树立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学工作中,用以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措施。教员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根据学员的实际采用相应的策略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则能够点燃学员思维的火花,启发学员积极、主动展开思维活动,使课堂不断地动态生成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真正教学功效,促进学员思维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刘晓辉 鲁少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