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管理之阶段论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初中教育、班级管理、阶段论
  • 发布时间:2014-12-04 15:36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处于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少年期,初中教育美好而又关键。而初中三年的教育又各有特点,各有侧重,因此掌握初中班级管理之阶段论非常必要。

  【关键词】初中教育、班级管理、阶段论

  初中三年是学生人生旅程中青涩而又美好的一段时光,初中生犹如一轮刚刚从海面上冉冉升起的朝阳,通透着无穷的活力。让他们安全、充实的度过这一时期,培养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并成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学生,是初中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工作重点和难点。

  初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处于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少年期,其心理上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但具体到初中的各个年级,又情况各异,各具特点。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实行分年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各年级的工作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卓有成效。

  七年级:做好阶段衔接,适应学习生活

  七年级的学生要适应从小学到初中因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因此做好小学和初中的阶段衔接,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是七年级班级管理的主要工作。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呢?

  第一、利用新学期的前几次班会(尤其是第一次班会)介绍初中的学习和生活特点,指出初中的学习生活与小学的区别。先入为主,让学生做好接受变化心理准备,并逐步适应变化。班主任要介绍自己的治班理念和理想,可依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集体约定临时班级纪律。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较清晰的行为规范,知道向哪儿“变”、怎么去“变”。师生目标一致,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班主任在开学后不久,就应该精心准备开几个学习讲座,出几期黑板报,和各科任老师联手,介绍初中各科的一般性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这些应该是整个学习阶段都要强调的内容,但七年级时期做这方面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第三、积极树立并利用榜样的示范作用,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利用第一次大扫除树立劳动榜样;利用第一次阶段考试树立学习榜样;利用第一次运动会培养团结拼搏精神,树立体育榜样;民主选举第一届班委会,培养模范榜样群体。教师要在弘扬真善美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明辨是非,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追求进步。

  第四、利用周记的形式,架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初中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教育教学任务重,所以很难做到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变化。加之,现在初中学生数一般较多,尤其是不少农村的孩子,家长常年在外打工,一些胆小内向的学生很容易长期处于被遗忘的角落。缺少关心的他们,会逐渐悲观失望,进而掉队、蜕变,等到家长、老师发现问题时,往往为时已晚。即使是一些学优生,他们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不及时疏通,也会酿出不良后果。个体的差异,敏感的时期,都需要我们寻找一种形式,及时架起与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沟通之桥,让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出来,把自己的所忧所困倾诉出来,并及时得到帮助和指导。

  让学生开始写周记,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具体做法可以是:每周一,学生把周记交给班主任老师,老师仔细看完每个人的周记,并及时给需要帮助的同学以援助。周五,结合每生这一周的情况,根据他们的个性差异,再写上适当的批语,或建议,或鼓励,或提醒,或告诫,启迪学生的智慧于笔端心头,滋润学生的心田于字里行间。天长日久,功莫大矣。

  细心观察,主动引领,适时纠正,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辅中补差,就能稳妥做好初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八年级:防治两极分化,注重品德教育

  八年级的班级管理工作主要是防止两极分化,安全度过品德教育关键期。可采取的办法主要有:

  第一、加强人生观和理想教育。班主任应熟悉思想品德教材和语文教材,就近选材,选学生熟知的事例,把它们和文学艺术作品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先进人物结合起来,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革命理想,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请注意,学生很讨厌老师空洞的说教,所以班主任老师要学会机智的利用身边发生的鲜活的事例,见缝插针,开展多形式的适时教育,尽量做到润生无痕。

  第二、及时召开家长会,积极、适时和家长联系,家校联动,及时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将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问题生,教育要有耐心,要允许其有反复。真正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同时,我们不要忘记积极影响家长,帮助他们学会怎样更好地教育孩子。

  第三、组建班干帮扶小组和班级学习互助小组,充分发挥班干和学优生的作用,增强班集体的吸引力,让“双差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为他们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及时鼓励,逐步感化他们,促其主动上进。要利用一切可行的办法,培养他们最终走上自我教育之路。

  九年级:明确学习目标,积极迎接中考

  稳定学生,引导学生明确目标,积极迎接中考是九年级班级管理的的主要工作。如何使学生情绪稳定,全身心投入到为升学考试而做好准备呢?

  第一、帮助每个学生根据八年级的成绩和自身特点,准确定好适合自己的努力目标,在他们前面挂一盏灯,悬一团火,使他们明确前进方向。在制定目标时,既要防止好高骛远,又要防止目标过低,应该是“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目标制定后,要经常提醒学生,努力向着目标奔跑。必要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调整目标。

  第二、帮助学生调整好状态和心态。九年级后期,教师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复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和休息之间的关系,不打疲劳战。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和情绪调节工作,使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始终保持勤奋、高效的状态和自信、平和的心态。这是战胜自己,克敌制胜的法宝。

  第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这里主要是多关注升学希望不大的学生,善待他们,稳定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充实度过初中后期学习时光。关键是帮助他们培养一种不断上进的精神,做好走向社会前的心理准备。

  当然,初中三年班级管理在注重阶段管理策略的同时,一刻也不能忘记指导全程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培养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学生。班级管理者要想真正做好这一工作,就必须有爱心和责任心。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周家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