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战争军事行动留守装备管理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留守装备,管理,军事行动
  • 发布时间:2014-12-04 12:38

  【摘要】针对当前部队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实际情况,本文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留守装备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 留守装备 管理

  近年来,部队相继执行了反恐维稳、抗震救灾等多样化军事任务。虽然兵力动用持续时间、任务地点、任务性质都有不同,动用的武器装备也不同,但都涉及到留守装备的管理问题。如何使留守装备管理有序、维护有力,始终处于良好的战技术状态,我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一、恢复装备管理秩序,确保留守装备不失控

  非战争军事行动事发突然,部队出动快速,留守初期装备管理处于被动局面。为此,必须把武器装备管理秩序放在首位,迅速改变留守初期装备管理混乱和被动的局面,确保装备管得住、不失控。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坚强的组织领导是做好留守装备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针对留守初期装备分散、管理力量薄弱的实际,理顺装备工作与其它工作的关系,健全装备管理组织,明确责任任务分工,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确保各个层次、每个场所、每台装备都有人管,为恢复正规的管理秩序奠定基础。

  (二)摸清底数,明晰思路。对情况的准确掌握是确立正确工作思路的前提条件。为此,必须自下而上迅速、准确地统计留守武器装备、弹药器材的品种、数量、存放位置、技术状况、管理状态以及留守人员的数量、专业、技术等级等情况,并与装备实力和出动的武器装备进行核对,切实做到“四清”,即留守的武器装备品种数量清、技术状况清、管理条件清、留守人员情况清,并以此为依据确立正确的工作思路,指导留定装备管理实践。

  (三)区分任务,强化责任。工作思路确立之后,如何抓好落实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责任区分是抓好落实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面对留守初期装备管理相对混乱的局面,应采取分区划片、定岗定责的方式,把各个场所、每台装备、每项任务都重新进行责任区分,重新签定责任书,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局面,确保装备管理不失控。

  二、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装备管理不忙乱部队执行反恐维稳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往往是出动人员多,动用使用编制内的装备少,尤其是大量主战装备留在部队,造成人装比例失衡,使装备管理的内容难落实,安全管理的压力增大。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装备不失管、不失修、不失保。

  (一)加强教育引导,强化爱装意识。意识决定行动,针对留守人少、装备管理工作量大的特点,必须加强针对性教育,强化留定官兵爱装意识,使留守人员认识到留守武器装备的重要性,始终保持武器装备的良好状态,使之开得动、联得上、打得准。同时还要使大家认识到抢支弹药等武器装备一旦管理不善,造成丢失被盗,将会给国家、社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影响军队的声誉和形象。因此必须强化留守人员爱装管装的责任意识,促进装备管理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二)整合留守力量,落实管理内容。留守期间人装比例失衡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科学整合和使用各层次的留守力量,确保每一项管理内容有人做。比如,对分布于各场所的装备,在还没有集中的情况下,可分区划片,指定专人看管;对留守装备的维护保养,可以统一组织使用分队留守人员,组成几个要素齐全、功能完备的保养小组;对未完成换季保养大型主战装备,在部队执行任务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可从列装同类型装备的部队中抽组力量进行换季保养和换油,以防止装备发生锈蚀、霉烂等现象;对正在维修的装备,可以整合调配修理力量,确保装备不失修不失保。

  (三)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益。方法得当、事半功倍,要想管得出效益,必须结合留守装备、人员数量、地理位置等情况,确定合理的管理方法,确保装备管得好。小型装备要集中管,可改变轻武器等到小型装备平时以连为单位在兵器室存放管理的方式,视情以营或团为单位集中存放、集中警戒,缓解警戒力量较少的矛盾,保证管得住。大型装备要区域管。对于留定大型装备以团为单位永久车炮场为重点区域、统一组织集中入库管理。外训未能及时回撤的,相对分片集中按照野外装备管理的要求建立临时车场,组织专门力量加强管理。装备器材要封存管。留守部队日常训练保障少,装备器材水消耗少,可对暂不使用的装备器材、弹药等进行集中清点和封存,定期组织检查、通风除湿和保养。爆炸危险品要重点管。成立专门检查小组,对各类弹药、地爆器材等易燃易爆物资进行彻底清查,以团为单位利用专门库室分类集中存放,指定专人负责,从严控制动用使用,加强安全警戒,确保不发生问题。

  三、探索建立有效机制,提高留守装备管理效益

  近年来,随着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增多,探索建立留守装备管理的有效机制,既是确保部队出动后留守装备管理有准备、不忙乱的现实需要,也是为前方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提供支撑的客观要求。

  (一)建立科学留守机制。针对各类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人员出动规模和武器装备出动种类、数量,在确定留守力量编成时,既要保证满足部队执行任务和装备保障需要,又要考虑留守武器装备技术管理、安全管理等实际需求。部队出动时,应尽可能按照装备管理的职能专业、装备维护保养的基本单元确定留守人员,保证留守装备管理职能健全,各类装备维护保养及修理、供应人员专业搭配齐全,能够完成留守装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必要时,应及早制定各种条件下的装备管理留守方案,确保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地展开留守工作。

  (二)建立协作保障机制。部队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期间,大多数情况下留守的人员少、装备多,装备管理任务繁重。为此,必须实行大范围的协作保障。既可以在建制内调配保障力量、区分保障任务,搞好装备管理,也可以借助地方力量实施装备管理工作。

  (三)建立信息沟通机制。部队执行非战争任务期间,为确保留守武器装备管理工作落实,切实管出效益,必须加强前后方之间、留守机构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以便采取正确的决策与行动。上级领导和机关应及时掌握部队留守武器装备分布及数质量情况、装备管理及保障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留守装备管理的难点问题,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协调有关事项,为下级加强留守装备管理提供指导和支持,下级单位要随时掌握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组织开展工作,并及时向上反馈有关情况和存在的主要困难,把留定武器装备管理和保障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孙小建 杨喜元 朱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