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的“心理脱疲师”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自信,交流,鼓励
  • 发布时间:2014-12-04 15:33

  【摘要】为了缓解学生的这种情绪,解决他们的心理疲劳,我采取了让学生用“心灵交流本”写小结的方法,用“心灵交流本”给他们进行心理脱疲。同时,“心灵交流本”也能辅助我进行心理教育工作。“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个信念一直在鼓舞着我。从那以后我与其他老师商量,对他多留意,多鼓励,不要让刚树立起来的脆弱心理再受打击。

  【关键词】自信 交流 鼓励 幸福 心理脱疲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累”已成为学生经常挂在嘴边的词语。这种学生会莫名其妙地觉得疲劳乏力,无精打采是由心理原因造成而非躯体原因引起的懒散无力、萎靡不振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疲劳”。处于心理疲劳时,人的反应速度、灵活性和准确性都会降低,大多数人会表现出消极的心态,轻者感到无聊厌烦,重者则悲观厌世。作为心理教师在关注学生们学习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对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时地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做好学生们的“心理脱疲师”,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疲劳,快乐成长。

  一、自信--学生心理脱疲的首要前提

  每次的上团体辅导课时,我总喜欢问学生:“上周你过得快乐吗?”我常常会听到这样的答案:“不快乐!”,究其原因,答案都与学习有关:因没有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受到老师的训斥;没有考取理想的成绩被老师或家长指责。他们觉得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取得成就感,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怎么能快乐的起来呢?就这个问题,我和同学们坐下来分析其原因。

  我让他们每人拿一张纸,认真思考并写下自己认为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有的认为是自己努力还不够,有的认为找不到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有的认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就是不见效果……根据他们各自存在的问题,我进行了汇总和归类,针对不同的情况给出不同的解决办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通过一学期的尝试,许多同学的成绩有了提高。

  其次,对于那些学习中有困难的同学,我从不提过高的要求,而是引导他们从实际出发,给自己制定能够实现的目标,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交流--学生心理脱疲的的主要手段

  在面临考试和升学的时候,有的学生往往会产生考试焦虑情绪。为了缓解学生的这种情绪,消除他们的心理疲劳,我采取了让学生用“心灵交流本”写小结的方法,以“心灵交流本”为纽带,用“心灵交流本”给他们进行心理脱疲,及时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为他们鼓劲,为他们分忧解难。五月份以来,耿娜同学就反映,随着学业水平考试的接近,她很焦虑,怕自己到时出错得不到高分;邓兴宇同学写的是在体育1000米测试中如何战胜自己的一个心理过程。

  “心灵交流本”同时也能辅助我进行心理教育工作。去年期末,任康同学对我产生了对抗情绪。我想跟他谈心,叫他留下来,他扭头就走,简直已到了无法沟通的地步。今年,我在他“心灵交流本”的第一页写了很长的一段话。其中有一句是“犯错,是孩子的权利”,老师会原谅你的错误。最后一句是要他“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谅解,你就会觉得每天阳光灿烂!”通过沟通交流,冰释了我们之间的所有不快。

  三、鼓励--学生心理脱疲的制胜法宝

  由于家长、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优等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拿家长和有些老师的话说,“要常敲打才能成才”,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就“觉得自己智力不高”,“自己老是失败,考好高中肯定没有希望了”,“前途渺茫”……于是灰心丧气,失去自信心。因此,在毕业生心理疏导中,我特别注意鼓励的力量。“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个信念一直在鼓舞着我。如吴博,是去年插班来的一位男生,因为落了半个学期的功课,学习底子差,在班上变得默默无闻,很少受到表扬。一次,我无意中表扬了他,他凭着这句表扬的话努力了一个月。期间,我不断的给他确立目标,并对他说:“他行你也行,老师相信你!”即使是很小的事情,我也适当的鼓励,这给他无穷的力量去克服困难。但时间久了,最后还是由于信心不够而放慢了脚步。从那以后,我与其他老师商量,对他多留意,多鼓励,不要让刚树立起来的脆弱心理再受打击。最终,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他的成绩不断进步,在上学期期末调考中成绩上到全班中等水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件事使我明白了“每一个学生都是金子”,“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从此,鼓励成了我做毕业生心理脱疲的一个法宝。

  四、成功--学生心理脱疲的目标

  成功并不虚无,成功是一种内心真实的感受。要想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成功的喜悦,老师就要多观察,关注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和体验,要学习做学生的“心理脱疲师”,帮助学生打开心结,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成功。

  目标是学生成功的动力源泉。没有目标,就没有了生活学习的方向。毕业班的学生尤其要的树立正确远大的理想。于是,我将“谈理想,话成才,展望美好未来”定为第一个团体辅导的目标,让学生重点讨论了三个问题:①我们为什么要学习?②我们要学到什么程度?③怎样才能学好?最后全班同学达成了一个共识:“当今竞争激烈,个人生存发展离不开知识,必须学习,只有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赢得良好的自身发展机会,这就是我们的远大目标。”但如何实现此目标,我们归结到当前,联想到历经的门坎,跨进高中是不可或缺的捷径。为了让学生对此有深刻体会,我给学生讲述了一个MBA硕士年薪80万的例子,这一真实而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学生顿醒,社会需要的是高、新、尖的人才,不是靠力气混饭吃的庸才。通过这一教育活动,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了,态度端正了,积极性提高了,班风、学风发生了明显变化。有什么能与“心理脱疲”的成功带给我们的幸福相媲美呢?

  总之,心理疲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问题。作为一名心理老师,我用自己的热情和朝气去感染每一个学生,用我的一言一行去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个学生,并且在工作中用我的爱心、细心、耐心、慧心认真做一个学生的“心理脱疲师”,虽然工作累了些,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得到的是一个美丽、充实的精神世界!

  侯俊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