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
- 来源:学习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数学,培养,思维能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4 14:12
【摘要】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是通过思维来实现的,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现为:善于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善于使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在于知识积累的多少,而且在于学生积累知识的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切能力中,思维能力居于核心地位。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通过多年的教改实验,我认为:
一、营造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数学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主动进行分析、吸收,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事实证明,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看重,就会学习热情高涨,思维变得十分活跃。同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创设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景,以及激发学生的思维要求,使他们建立思维的意识。也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放开思路,勤于思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意识。
二、利用教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急于一下子把方法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只会忙于“收拾”,而应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探索思维中获得知识。例如:在《年、月、日》一课中,每一个新的知识点可以设计成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去探究,去发现。如:教学如何判断平年、闰年时,通过“考考老师”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填二月份天数的特征表,让学生去探秘,去发现,“为何要加4”,学生根据老师设向进行探索,获得了闰年与4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在学习新内容时,如果每位教师都能诱导分析、比较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数学知识是严密的逻辑系统知识。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往往以前所学旧知识、旧经验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同时又是对旧知识、旧经验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知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鉴于此,每教一点新知识都要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为探究新知来铺路搭桥,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发展思维。如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时,我先在课堂上组织了一场小小的购物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购物经验和利用乘法计算总价的知识,计算出5只铅笔、3块橡皮、4条毛巾、2千克苹果等商品的总价,列出算式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出“单价×数量=总价”。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四、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小学生的独立性和归纳概括能力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构激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提问的内容和方法,提问过于简单总是“对不对?”“懂不懂?”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问的问题太大,或者提问不明确,学生都无法回答。我们要善于提问,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与综合、归纳和演绎以及类比等常用的逻辑思维形式。例如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当学生仔细读题,边读边想,弄清题目内容,并能复述题意后,教师可以适当提些问题进行启发,如:“题目给的条件有什么作用?”“要求的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些条件?”“题目了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根据这个条件你能得出哪些结论?”等等,引导学生自己逐步想出办法,解决问题,而绝不是简单的告诉他用什么方法做。
总之,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的学科。如何使小学生的数学基本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这将是我们数学教师长期的有意识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使学生思维活跃,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点拨、解疑,使学生变学为思。当然,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会有所成效。
杜海红
